[发明专利]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插头、充电连接结构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522.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珞;纪克;郭申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27;H01R13/44;H01R24/0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设备 插头 连接 结构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插头、充电连接结构及电动汽车,包括:充电插头、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对称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内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与充电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上的充电插座连接,以实现为车辆充电;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插座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实施可以避免人为操作连接的带电插拔问题,在大功率充电中,避免大电流带电拔出带来的严重打火烧蚀的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插头、充电连接结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发展,驾驶操作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电动汽车充电连接的操作方面还处于完全手动操作、且操作力较大(目前国标规定的插拔力在(小于140N),影响用户使用,不利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进一步推广。
在日常充电使用中,偶然存在充电异常、带电插拔的情况,前期电动汽车充电电流小,带电插拔导致的打火烧蚀影响较小,不会伤害到人体及周边。随着超级充电大电流的应用,一旦充电连接异常产生带电插拔,大电流带电插拔将产生很大能量的打火烧蚀,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安全危害。
现有技术中,在电动汽车充电连接方面,现有研究技术中有机器人操作方案,通过机器人操作充电插头与充电车辆插座对接插入,由于车辆停车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接口对接精度要求高,机器人方案,很难做到准确对接,而且机器人所涉及系统复杂、成本高,无法切实投入使用。所以目前还是只能靠人工手动操作充电插头与车辆插座插拔连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插头、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对称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内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与充电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上的充电插座连接,以实现为车辆充电;
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插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以实现所述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插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充电控制组件;
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转动,以实现所述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插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充电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还用于向所述充电组件发送停止充电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充电设备的外侧,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充电控制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充电控制组件发送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与所述连接组件一端的预设距离处且远离所述充电插头的端面,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充电控制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插座连接后触发停止驱动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组件还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开关触发的停止驱动指令向所述充电组件发送开始充电指令。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匹配的第一充电座、与所述第二电极匹配的第二充电座、与所述连接组件匹配的连接孔洞,通过所述第一充电座、第二充电座和所述连接孔洞将所述充电插座与如权上述所述的充电设备中的充电插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