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百香果产量的五线式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7302.5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媚;蔡昭艳;施平丽;董龙;苏伟强;陈棋玲;邱文武;卢翔宇;方位宽;任惠;刘业强;黄章保;黄辉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000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百香果 产量 五线式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百香果产量的五线式栽培方法,在三线式栽培架势的两侧增加两条钢丝绳,形成五线式,将成花中断花不足5个且离地面30~40cm处的结果蔓尾梢仍持续成花的枝蔓平拉在新的钢丝绳上然后使之自然下垂,同时配合整枝修剪及肥水管理,保证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的整个生长过程,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针对性的施加不同的肥料,补充足够的营养及中微量元素,保证每条结果蔓能有效结果6~8个,达到稳产丰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百香果产量的五线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学名鸡蛋果(Passiflora edulia Sims),别名:紫果西番莲、洋石榴,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草质藤本植物。果可鲜食或作蔬菜、饲料,果瓤多汁液,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还可以制备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口含片等;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效,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水果。
百香果因带有浓郁特殊香气,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高品质百香果鲜果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近十年来,百香果已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热门特色果树,栽培面积持续增加。但是随着百香果产业的发展,影响广西百香果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百香果花芽分化受气温、光照等气候因素波动影响较大,导致百香果成花数量少、花蕾黄化脱落、花器官发育不良等问题,百香果单产产量低。
花芽的形成是实现产量的前提。广西气候条件下,百香果花芽分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但是在集中分化期的前时段也经常会出现小比例的花芽分化。这些时段花芽出现在节位较高的结果蔓上部,如遇到倒春寒、急剧高温等气候影响,就会中断下面节间的花芽分化,导致结果枝蔓每个节位无法连续形成花芽,当再次遇到稳定的花芽分化条件后(即集中花芽分化期),中断的节间尾梢又会继续花芽分化,在结果枝蔓的顶端会继续形成花芽,使得生产上往往在结果尾梢出现大量连续成花。
目前在百香果生产栽培中,普遍都采用离地面高度160cm-180cm的三线式培架势,当结果蔓离地面30cm处时会进行打顶处理,以防花果受病虫害危害,但是这样的操作会导致结果尾梢顶端分化出花芽无法保留,一条结果蔓往往只能保留2-3个果,甚至更少,因此无法实现百香果生产丰产、稳产的目标。
因此,本发明针对广西立地气候条件下百香果结果蔓花芽节间中断的问题,研究出一种五线式栽培架势保留结果蔓尾梢花芽的方法,从而提高百香果的产量。
现有技术中还未见公开过关于百香果五线式栽培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百香果产量的五线式栽培方法,在三线式栽培架势的两侧增加两条钢丝绳,形成五线式,将成花中断花不足5个且离地面30~40cm处的结果蔓尾梢仍持续成花的枝蔓平拉在新的钢丝绳上然后使之自然下垂,同时配合肥水管理,加强尾梢花器官的质量,保证每条结果蔓能有效结果6~8个,达到稳产丰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百香果产量的五线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种植前1~2个月清除种植园内的杂草杂物,全园翻耕曝晒15~60d,起高为0.25~0.30m、宽为1.1~1.2m的梯形垄,于垄上挖长宽深均为0.5~0.6m的种植穴,每穴施基肥,将基肥与表土混匀做成高出地面10cm~15cm的种植墩;
(2)建立五线式栽培架:
A、种植区外围四个角斜立4根钢管柱,在外围种植行内每间隔2~4m处直立1根钢管柱,在中间种植行内沿畦面方向每隔5~7m直立1根钢管柱,使柱顶端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一致为1.5~1.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