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6854.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毕忠;彭红芳;李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59/16;A01N59/00;A01N47/44;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防护 微生物 有机 无机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制备原料至少包括无机抗菌剂和/或有机抗菌剂;所述的无机抗菌剂为负载金属粒子的无机材料。经本发明制备的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具有长效的防护微生物的效果,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均具有高效的灭活效果;经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物改善了有机物、无机物之间的相容性,对有机物抗菌剂和无机物抗菌剂进行进一步包覆,避免了有机抗菌剂的迁移,延长了复合抗菌剂的作用时间,达到缓释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临现阶段的防疫常态化的新形势,对于抗菌、抗病毒的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达到病毒、细菌的灭活效果,到现在要求抗菌、抗病毒产品制备原料健康、安全,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危险,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等,均成为现阶段衡量抗菌、抗病毒产品的评价标准。
现阶段使用的比较多的产品比如酒精,因为其属于易燃易爆产品,并且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溶剂,在喷洒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会面临发生火灾的危险,而且可能造成被喷施物体的损害。或者人们常用的“84”消毒剂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产品,因为其使用氧化性能较强的次氯酸钠进行病毒、细菌的灭活,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过度稀释才能进行喷洒,稀释浓度不当会对人体或者喷施物体造成较大伤害。
为了解决现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尝试改变抗菌、抗病毒产品的制备原料,制备出效果更好的抗菌、抗病毒产品的同时,也能保证对环境、人体无毒无害。中国发明专利200410049653.5公开了一种含银、锌离子的羟基磷灰石无机抗菌剂及其制造方法,在公开专利中公开了通过羟基磷灰石作为载体,通过硝酸银和硝酸锌形成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的抗菌剂,但是防疫工作当前也对冠状病毒的灭活效果和抗菌、抗病毒的持久性提出了进一步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制备原料至少包括无机抗菌剂和/或有机抗菌剂;所述的无机抗菌剂为负载金属粒子的无机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负载金属粒子的无机材料中的金属粒子选自银、铜、锌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负载金属粒子的无机材料中的无机材料选自沸石、活性炭、硅胶、磷酸锆、玻璃、膨润土、碳材料、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碳材料选自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抗菌剂选自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有机卤代物、胍盐、酚类、苯并噻唑、异噻唑啉酮杂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的重量比为1:5000~5000: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100: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的重量比为1:20~20: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制备原料还包括:高分子材料、偶联剂、增稠剂、乳化剂、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无机抗菌剂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偶联剂和有机抗菌剂,混合,高速分散,再依次加入所需的制备原料,混合,即得。
有益效果:经本发明制备的长效防护微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6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