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4676.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峰;杨方慧;林秀娟;张晓芳;张驰;袁秭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1 | 分类号: | C04B35/491;C04B35/622;C03C3/066;C03C3/089;C03C3/09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压电 陶瓷球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包括两个半球壳,所述的两个半球壳之间通过压电陶瓷低温共烧烧结剂烧结;
所述的压电陶瓷低温共烧烧结剂原料包括PZT陶瓷粉、低熔点混合玻璃粉和松油醇;
所述的PZT陶瓷粉与低熔点混合玻璃粉的质量比为1~5:9~5,PZT陶瓷粉和低熔点混合玻璃粉的质量与松油醇的质量比为2:1;
所述的低熔点混合玻璃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SiO2 20~50%,Al2O30~5.0%,B2O315~30%,Na2O 1~10%,K2O 0~2.0%,Li2O 1~5%,CaO0~5%,MgO 1~5%,ZnO 15~25%,ZrO2 1~5%,TiO20~2.0%,Bi2O3 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熔点混合玻璃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SiO2 27.0%,Al2O3 2.0%,B2O3 30.0%,Na2O 5.0%,K2O 2.0%,LiO23.0%,CaO 3.0%,MgO 1.0%,ZnO19.0%,ZrO23.0%,Bi2O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ZT陶瓷粉与低熔点混合玻璃粉的质量比为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电陶瓷球壳为PZT压电陶瓷;所述的压电陶瓷低温共烧烧结剂的厚度为0.05~0.15mm。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压电陶瓷球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ZT陶瓷粉、低熔点混合玻璃粉和松油醇按比例混合,制备成压电陶瓷低温共烧烧结剂;
(2)将步骤(1)中制备的压电陶瓷低温共烧烧结剂涂抹在压电陶瓷上下半球的粘结处,常温干燥2-4小时;
(3)将干燥后的压电陶瓷球壳进行低温烧结,烧结温度为700~800℃,烧结时间为1.5~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烧结温度为750℃,烧结时间为2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压电陶瓷上下半球粘接前,使用无硫橡皮擦拭压电陶瓷上半球壳和压电陶瓷下半球壳的正负极,使用酒精、丙酮先后清洗,然后涂补高温银浆,将带有未干燥的银电极的压电陶瓷半球放入烘箱进行干燥,在90℃下干燥6小时,取出后用酒精擦拭干燥后的压电陶瓷上下半球粘结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压电陶瓷球壳烧结完毕后用酒精、丙酮先后清理压电陶瓷球外表面和开孔处,在压电陶瓷球内外表面焊接串联线和正负极引出线,通过正负极引出线对烧结后的压电陶瓷球进行高电压极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6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