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4159.4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松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76;C08G18/73;C08G18/61;C08G18/42;C08G18/66;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干桂花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聚氨酯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氨酯胶粘剂技术领域,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低聚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升温,加入氨基磺酸,搅拌反应,然后加入氰尿酸,搅拌反应,抽滤,洗涤,干燥,制得阻燃剂;将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升温反应,加入阻燃剂,保温反应,再加入1,4‑丁二醇和乙酸乙酯,保温反应,降温,加入三乙胺中和,得聚氨酯预聚体;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水进行高速分散乳化,然后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本发明在聚氨酯预聚体制备过程中加入阻燃剂,其参与反应接枝到聚氨酯预聚体上,制得的胶粘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PU)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可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含有这两个基团显示出较高的活性与极性,所以其应用于许多种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对它们具有优良的粘结力。聚氨酯与被粘合材料之间产生的氢键作用会使分子内聚力增强,从而使粘接更加牢固。聚氨酯胶粘剂的多样性为许多粘接难题都准备了解决的方法,且特别适用于其他类型胶粘剂不能粘接或粘接有困难的地方。此外,聚氨酯胶粘剂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可调节性、粘合工艺简便、极佳的耐低温性能以及优良的稳定性等特性。正是由于聚氨酯胶粘剂这种优良的粘接性能和对多种基材的粘接适应性,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国内外成为发展最快的胶粘剂。
然而,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产生大量有毒雾,因此为使聚氨酯胶粘剂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应用,需研制阻燃性能优异的聚氨酯胶粘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阻燃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阻燃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低聚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升温至65-70℃,加入氨基磺酸,搅拌反应2-3h,然后加入氰尿酸,搅拌反应2-3h,停止搅拌,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干燥,制得阻燃剂;
S2、将经脱水处理后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升温至70-80℃反应30-40min,然后加入阻燃剂,保温反应30-40min,再加入1,4-丁二醇和乙酸乙酯,保温反应60-90min,然后降温至40-45℃,加入三乙胺中和,反应2-3h,得聚氨酯预聚体;
S3、向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水进行高速分散乳化,然后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即得。
优选地,S1中,低聚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氨基磺酸、氰尿酸的重量比为100:9-13:11-16。
优选地,S2中,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
优选地,S2中,二异氰酸酯是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按照3-5:5-7的重量百分比组成的。
优选地,S2中,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二异氰酸酯、阻燃剂、1,4-丁二醇的重量比为10:20-40:2-7:0.5-2。
优选地,S2中,加入乙酸乙酯调节体系的固含量为37-42%。
优选地,S3中,还包括在加水的同时加入增塑剂进行高速分散乳化。
优选地,S3中,高速分散乳化是采用5000-10000r/min转速搅拌30-60min。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阻燃聚氨酯胶粘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松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松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