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变储能换热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2404.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青;严强;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储能换热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换热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相间隔平行排布的换热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换热齿组;所述换热板具有内部夹层,用于容纳相变工质;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隔形成换热通道。本发明的相变储能换热模块,在换热板之间设置换热齿组,利用换热板间的换热齿与空气对流换热,通过换热板传导至板内相变工质,高效通过相变潜热为流经空气升/降温,换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储能换热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储热装置多为利用工质材料显热存储,市场上利用相变储能的装置较少,而高效的换热效率和可靠的封装技术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利用相变材料进行储能的装置需要与热源直接接触,并需要采用特殊的材料来提高热导率、解决相变体积膨胀和泄漏问题,如专利CN104617350B。部分采用空气换热的相变蓄热装置,如专利CN112710183A,采用不锈钢板作为封装相变工质的壳体,且无散热翅片,会导致换热效率降低,为达到相同的换热效果所需尺寸增加。另一类空气换热相变蓄热装置,如专利CN112611243A,为了加强换热效率,增加了肋片(即翅片),但需要额外通过均热板传导热量至蓄热单元,设计复杂化,成本高;该专利为了满足强度要求、强化传热,采用多孔金属体内填充相变材料的设计,降低了相变材料的总量,故降低了总储能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相变潜热为流经空气升温或降温、换热效率高的相变储能换热模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相变储能换热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相间隔平行排布的换热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换热齿组;所述换热板具有内部夹层,用于容纳相变工质;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隔形成换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相对配合的两个金属板,所述内部夹层形成在两个所述金属板之间。
优选地,一所述金属板为平板,另一所述金属板为具有凹陷部的凹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金属板均为具有凹陷部的凹板,两个凹板以内凹的一面相对配合形成所述换热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金属板均为平板,两个平板相对配合后通过周缘肋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热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部夹层中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齿条、加强筋和支撑柱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相变储能换热模块还包括分别配合在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的相对两端部的两组定位连接组件。
优选地,所述定位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的端部之间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焊接或紧固组件与所述换热板的端部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换热齿组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换热齿条;每一所述换热齿条包括多个沿换热齿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折叠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换热齿组包括排布形成多行多列的多个折叠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换热齿组通过钎焊固定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相变储能换热模块还包括容纳在所述换热板的内部夹层中的相变工质;
所述换热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内部夹层,用于注入所述相变工质的注液口。
本发明的变储能换热模块,在换热板之间设置换热齿组,利用换热板间的换热齿与空气对流换热,通过换热板传导至板内相变工质,高效通过相变潜热为流经空气升/降温,换热效率高。
换热板的内部夹层设置,可存放90%体积工质,储能体积利用率高,提高了单位体积总储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相变储能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变储能换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法制备一体化锂电负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