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1026.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邬迅;包国安;施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社渚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7/02 | 分类号: | B21K27/02;B21K27/06;B21K1/02;B21J1/06;B21J13/08;B21C51/00;B07C5/34;B07C5/02;B07C5/18;B07C5/28;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承 生产 长棒料 在线 自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及方法,包括生产平台、设置在生产平台上的下料组件及运料机构,还包括剪切装置和检测分选温控系统;所述剪切装置为剪切冲床,所述剪切冲床用于将长棒料剪切为待锻件,其具有进料位置和出料位置;通过剪切装置和检测分选温控系统等结构的设置,该项目开发了长棒料在线冲床中温下料、分段加热工艺,下料断口平整度和料重误差达到工艺要求;在料温控制上,采用了加热过程在线测温、动态自动控温和出炉料温三路自动分选技术,使料温波动处于可控范围,防止过烧或欠温工件流入工位,从而保证作业安全和锻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因圆锥滚子大端与内圈挡边之间滑动摩擦,其极限转速往往低于同尺寸的圆柱滚子轴承。空心圆锥滚子轴承可用油冷却滚子,使温升降低,从而提高了允许的转速。
目前,轴承行业普遍采用离线锯料方式下料,具有断口平整的优点,但是由于料件需要人为通过工具测量,再通过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其下料成本高,工效低,并且在完成锯料后才依次投入轴承升温锻造生产线中,需提前备料,原材料损耗多;
此外,轴承锻件生产线上对锻件的温度掌控不精准,生产过程中有部分过烧或欠温的工件流入工位之中,无法保证作业的安全性,锻件的质量参差不齐。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及方法,具有降低下料成本、提高工效、在线测温、动态自动控温、保证作业安全和锻件质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长棒料在线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生产平台、设置在生产平台上的下料组件及运料机构,还包括剪切装置和检测分选温控系统;
所述剪切装置为剪切冲床,所述剪切冲床用于将长棒料剪切为待锻件,其具有进料位置和出料位置;
所述检测分选温控系统包括一次升温装置、二次升温装置以及待锻件分选机构;
所述待锻件分选机构用于剔除温度或重量在非额定区间的待锻件,其具有待锻件进口、待锻件出口以及待锻件剔除口;
所述下料组件用于承载并推动长棒料向进料位置移动,当长棒料在进料位置时通过一次升温装置预热,所述运料机构用于接取待锻件并将待锻件运至待锻件出口,所述运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料位置和待锻件进口之间,当待锻件位于待锻件进口时通过二次升温装置加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线中温下料,无需提前备料,在满足下料断口平整度和料重误差达到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工效,保证了作业安全和锻件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待锻件出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传送组件,定位传送组件包括可调节高度的支杆和固定在支杆端部的定位滑道,所述定位滑道呈倾斜状;
所述定位滑道为一侧设有开口的圆柱管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待锻件的精准、稳定传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安装在生产平台上的载料架、若干个托架以及若干个输送辊;
若干所述托架和输送辊均呈阵列等距排布,若干所述托架上均活动铰接有摆臂,所述摆臂转动时将长棒料拉至输送辊上,所述载料架靠近一端的顶部垂直滑动安装有若干个挡料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长棒料的自动装夹和稳定送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社渚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社渚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