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电荷缓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9836.3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苗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依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G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2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输电线 带电作业 器具 电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感应电荷缓释方法,方法包括:确定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对地电容;确定带电作业工器具与输电线路之间的互电容;基于对地电容和互电容确定可变阻抗装置的最小长度;基于对地电容和直流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确定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感应电荷;基于感应电荷确定可变阻抗装置的初始阻抗值;当处于初始阻抗值状态、且长度不小于可最小长度的可变阻抗装置的一端与带电作业工器具连接后,在带电作业工器具带着可变阻抗装置靠近输电线路的过程中,逐步减少可变阻抗装置的阻抗值,直至可变阻抗装置的另一端与输电线路接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时,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感应电荷无法有效释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电荷缓释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已达20多个,±500kV输电线路和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更多,目前其带电作业工器具和流程和交流线路类似。进出等电位时,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感应电荷积累及放电过程与交流线路有所不同,直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感应电荷,在进入等电位时单次瞬时释放,退出等电位后转移到地电位时,电荷瞬时释放,这些电荷转移过程产生较为强烈的电弧,形成剧烈的电磁场和能量变化,造成屏蔽服、作业工具、电子仪表和机器人等工器具的损坏和电磁干扰,影响带电作业的顺利进行。
目前交流线路带电作业主要是通过快速进/出等电位,缩短电弧放电的时间来减小转移到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能量,从而减小影响。但是由于直流线路是进/出等电位和转移到低电位时电荷瞬时转移、单次放电,因此减小进/出等电位时间的方法不适用与直流架空线路,目前有增加工器具放电回路阻抗及旁路开关的方法,但阻抗较小时,无法明显的抑制电弧,阻抗过大时,电荷转移时间较慢,旁路开关过大且难以操控,大大降低了带电作业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电荷缓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时,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感应电荷无法有效释放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感应电荷缓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尺寸参数以及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与地面之间的当前间距,确定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对地电容;
基于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尺寸参数、输电线路的参数以及带电作业工器具与输电线路的导线之间的当前间距,确定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的互电容;
基于所述对地电容和互电容,确定可变阻抗装置的最小长度;
基于所述对地电容和直流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确定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感应电荷;
基于所述感应电荷,确定所述可变阻抗装置的初始阻抗值;
当处于初始阻抗值状态、且长度不小于可变阻抗装置的最小长度的所述可变阻抗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连接后,在所述带电作业工器具带着所述可变阻抗装置靠近输电线路的过程中,逐步减少所述可变阻抗装置的阻抗值,直至所述可变阻抗装置的另一端与输电线路接触;
其中,所述可变阻抗装置用于与带电作业工器具连接,所述可变阻抗装置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可变阻抗模块,各个所述可变阻抗模块的阻抗值可调。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感应电荷缓释方法中,所述可变阻抗模块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阻抗单元,所述阻抗单元包括电阻和开关,所述电阻和开关串联。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感应电荷缓释方法中,所述电阻的最大阻抗值为10GΩ。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输电线带电作业工器具感应电荷缓释方法中,所述可变阻抗装置的最小长度的确定方法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依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依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9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