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岩体劣化特征的库岸潜在滑坡隐患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9567.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代贞伟;殷跃平;黄波林;付小林;张晨阳;张彦君;叶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V20/17 | 分类号: | G06V20/17;G06V10/764;G06T15/04;G06T17/05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马帅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岩体劣化 特征 潜在 滑坡 隐患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岩体劣化特征的库岸潜在滑坡隐患识别方法,包括:S1确定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诱发潜在滑坡隐患点的遥感解译识别标志,建立滑坡隐患点灾变演化识别模型;S2获取劣化带的正射影像,对正射影像初步遥感解译圈定易发滑坡区域;S3由正射影像获取易发滑坡区域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并根据倾斜实景三维模型生成DEM数据进行遥感精细解译,识别并提取滑坡隐患点的遥感解译识别标志;S4将遥感解译识别标志输入滑坡隐患点灾变演化识别模型,识别出劣化带滑坡隐患点灾变演化模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高消落带潜在滑坡隐患识别成功率,改善现有解译方法中由于库岸劣化带坡度较陡导致的正射影像精度较差的问题,减少错判、漏判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岩体劣化特征的库岸潜在滑坡隐患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建或正常运营的众多大型水电站地处崇山峻岭的高山峡谷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水库在运营过程中,周期性蓄水排水导致了库水位长期反复大幅涨落变动,如龙滩水电站库水位在330~400m周期性涨落(70m涨落);溪洛渡水电站库水位在540~600m周期性涨落(60m涨落);三峡水库库水位在145~175m周期性涨落(30m涨落)。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形成的库岸消落带岩体受水位涨落引起的地质环境条件(如应力、应变、温度等)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岩体劣化。2008年三峡库区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岸消落带岩体劣化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日益增多。例如,巫峡箭穿洞危岩体,其底部消落带岩体劣化程度逐年加深,导致危岩体累计位移达55mm,一旦发生崩塌失稳,预计引发高达45m的涌浪次生灾害。此外,在巫峡、西陵峡也发现多处由于岩体劣化形成的潜在崩滑体,例如板壁岩危岩体、棺木岭危岩体、黄岩窝危岩体等,严重威胁长江航道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进行水库库岸岩体劣化区域的滑坡隐患点识别尤其重要。
当前水库劣化带地区滑坡隐患识别主要是通过常规的野外图幅调查或者常规的工程勘察,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专业人员的经验,因为覆盖面有限,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费时费力。至于光学遥感解译技术识别滑坡,虽然其覆盖范围大,并且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识别滑坡,但是,由于库岸消落带的坡度较陡,导致常规光学遥感影像往往存在精度较低,容易出现错判和漏判的情况,而且多数是针对已发生滑坡的定位,难以对潜在的滑坡隐患点进行识别,导致库岸消落带区域的很多滑坡隐患点难以得到有效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水库劣化带地区滑坡隐患识别精度较低,容易出现错判和漏判的情况,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岩体劣化特征的库岸潜在滑坡隐患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岩体劣化特征的库岸潜在滑坡隐患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航遥数据特征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筛选确定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诱发潜在滑坡隐患点的遥感解译识别标志,并根据遥感解译识别标志建立滑坡隐患点灾变演化识别模型;
S2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调查区域内库岸劣化带的正射影像,并依据所述遥感解译识别标志对所述正射影像初步遥感解译,圈定易发滑坡区域;
S3由所述正射影像获取易发滑坡区域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并根据倾斜实景三维模型生成DEM数据进行遥感精细解译,识别并提取滑坡隐患点的遥感解译识别标志;
S4将步骤S3中获得的遥感解译识别标志输入所述滑坡隐患点灾变演化识别模型,识别出劣化带滑坡隐患点灾变演化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正射影像的初步遥感解译具体方法为:使用pix4D软件按照序列对所述正射影像分组,生成以组为单位的正射影像图,分别对各组正射影像图进行解译,圈定易发滑坡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倾斜实景三维模型的获取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9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带
- 下一篇:汽车模具废料滑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