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8953.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付前刚;周敏玉;张雨雷;史小红;王彪;强新发;郝桐帆;江涛;张灿灿;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27/36;B32B27/12;B32B27/08;B32B27/02;B32B33/00;B32B37/10;B32B37/00;H01B3/42;H01B3/48;H0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黄晨;黄启兵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电缆 绝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位于两侧的耐热绝缘薄膜层和夹设在中间的中空材料层,所述耐热绝缘薄膜层和中空材料层复合形成三层复合结构,所述耐热绝缘薄膜层为聚酯薄膜,所述中空材料层为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本发明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外侧为聚酯薄膜,内侧为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内部具有多孔结构,间隙大、热传递慢,提高了产品的耐压绝缘性,达到耐热、隔热性能,其中耐压绝缘性能够保证6KV下1min不击穿,热传导效率仅为传统包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性能有了较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10多年来电缆发展突飞猛进,2020年市场产业达到近15000亿的需求能力,而且每 年在以8-10%速度增长,已成为继汽车行业技术之后的第二大机电产业,而耐高温及高绝缘 电缆年需求量已达3000多亿元,市场对耐高温、高绝缘缆芯包带的需求量突飞猛进,特别 是近10年以来高铁和机车线缆、风能电缆对电缆的耐高温性能要求较高。高温线缆的高速 发展对绝缘缆芯包带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电缆内部绕包必用绝缘包带起捆扎、绝缘、耐温、保护缆芯作用。目前品种主要常用有 聚脂薄膜(厚0.025-0.1mm),涤纶热轧法(短纤和长丝)无纺布(厚0.15-0.2mm,100±10g/m2)、 浸渍法涤纶无纺布、聚酰亚胺薄膜(价格是上述的10多倍,几乎不选用)。聚脂薄膜、涤纶 热轧法(短纤和长丝)无纺布、涤纶浸渍无纺布虽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绝缘性能,但长期耐热、 耐压性差,其隔热保温效果难以满足高温线缆生产工艺要求,并且耐电压击穿水平低(4KV, 10秒内均被完全击穿),难以满足高性能耐高温、高压电缆性能技术要求。另外,涤纶热轧 法(短纤和长丝)无纺布和涤纶浸渍无纺布在生产时采用高耗能热轧法和对环境污染的浸渍 涂层法,在生产时耗能大、制作成本高、易污染,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包括位于两侧的耐热绝缘薄膜层和 夹设在中间的中空材料层,所述耐热绝缘薄膜层和中空材料层复合形成三层复合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包带采用多层结构,两侧为耐热绝缘薄膜层,中间内置中空材料层, 由于中空材料层具有多孔结构,间隙大、热传递慢,提高了产品的耐压绝缘性,达到耐热、 隔热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绝缘薄膜层为聚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为0.025-0.05mm。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材料层为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所述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采用涤纶 化纤织造而成,克重为15-30g/m2。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作为中间的中空材料层,织造工艺简单, 成本低,在有效降低厚度的前提下,保证内部多孔结构和间隙,提高产品耐压、耐热和隔热 性能;同时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也能够保证包带的柔软度,便于包带的缠绕。
进一步的,所述涤纶化纤为3~4dtex的无硅三维中空涤纶化纤。
进一步的,绝缘包带的厚度为0.2-0.22mm,克重为80-100g/m2。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上述耐高温电缆用绝缘包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涤纶化纤为原料,织造得到二层涤纶化纤纤维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滤光片的返工液
- 下一篇:卡片分拣装置和卡片分拣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