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斜抽芯结构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8186.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丙勇;居晓林;陈龙;柯善远;柯昌学;贾启军;孙栋;夏念程;刘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B29C45/66 |
代理公司: | 温州冠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6 | 代理人: | 吴冲般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斜抽芯 结构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斜抽芯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与位于上模具下方的下模具,上模具包括第一运动板以及第二运动板,第二运动板与下模具相向拼接形成有成型腔,上模具设置有至少一组斜孔加工组件,斜孔加工组件包括斜孔填充杆以及同步导向件,第二运动板设置有导向孔,且导向孔一端连通成型腔,同步导向件滑移安装于第一运动板,斜孔填充杆滑移安装于同步导向件。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将第一运动板朝上运动而实现斜孔填充杆沿导向孔滑移脱出成型腔实现脱模,之后通过第二运动板竖向滑移实现成型腔的开模,实现模具开模均采用竖向或者水平运动而简化模具的结构与操作的一种带有斜抽芯结构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体生产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斜抽芯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壳体是起特定性功能的配件(如作为装配各类按钮的载体、加强连接、装饰等),并通过将壳体装配至汽车内而实现壳体本身的特定性功能。
如图1所示,壳体1’的形状大小通常与对应安装的汽车位置以及本身的特杜邦分析功能相对应,因此,通常呈不规则形状,此外,壳体1’上根据安装需求,通常会设计若干的安装通孔2’,而通过螺栓、卡扣等结构与安装通孔2’的配合而实现将壳体1’安装至汽车。
另外,现有的壳体1’通常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成型,虽然壳体1’形状不规则,但通常可通过模具的上下以及水平的脱模便可完成开模,而安装通孔2’通常包括可直接上下或者水平脱模的直孔21’以及无法上下或者水平脱模的斜孔22’,因此,对于加工带有斜孔22’的壳体1’的模具,脱模步骤通常包括先进行斜孔22’的单独脱模(驱动斜孔成型部分的模具结构沿着斜孔方向滑移脱模),然后才进行上下以及水平方向的脱模完成开模,需要进行斜向驱动脱模,使得模具结构繁杂、操作不便。
因此,如何简化模具结构、简化操作控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第一运动板朝上运动而实现斜孔填充杆沿导向孔滑移脱出成型腔实现脱模,之后通过第二运动板竖向滑移实现成型腔的开模,实现模具开模均采用竖向或者水平运动而简化模具的结构与操作的一种带有斜抽芯结构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模具与位于上模具下方的下模具,所述上模具沿竖向朝下包括第一运动板以及第二运动板,所述第二运动板与下模具相向拼接形成有与需要成型的壳体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成型腔,所述上模具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加工壳体的斜孔的斜孔加工组件,所述斜孔加工组件包括斜孔填充杆以及同步导向件,所述第二运动板设置有供斜孔填充杆沿轴向滑移的导向孔,且导向孔一端连通成型腔,所述同步导向件滑移安装于第一运动板,所述斜孔填充杆滑移安装于同步导向件,且同步导向件相对第一运动板的滑移方向和斜孔填充杆相对同步导向件的滑移方向为非平行,同步导向件相对第一运动板的滑移方向为非竖向且不与斜孔填充杆的轴向相同,斜孔填充杆相对同步导向件的滑移方向为非竖向且不与斜孔填充杆的轴向相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导向件相对第一运动板的滑移方向和斜孔填充杆相对同步导向件的滑移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导向件相对第一运动板的滑移方向和斜孔填充杆的轴向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斜孔填充杆相对同步导向件的滑移方向和斜孔填充杆的轴向呈相互垂直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孔加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第一运动板,所述同步导向件滑移安装于第一连接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运动板上设置有上成型部,所述上成型部可拆卸安装于第二运动板,所述下模具上端设置有下成型部,所述下成型部可拆卸安装于下模具,所述导向孔设置于上成型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孔加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斜孔填充杆可拆卸安装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滑移安装于同步导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