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8047.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剑磊;曾树平;满海达;张宁安;秦梧川;钱宇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开挖 增加 桩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需求,及与已施工的工程桩或立柱桩、已有主体结构或支撑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新增桩基的位置;步骤2: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基坑至筏板,根据新增桩基的位置在所述筏板施工前为新增桩基预留相对应的护筒,在筏板施工后在所述护筒上设置盖板;步骤3:根据施工方案回筑主体结构,并在每一层主体结构施工前在新增桩基的位置的上方预留相对应的洞口;步骤4:当主体结构回筑完,且首层结构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取下护筒的盖板,接长护筒至主体结构的首层楼板之上,利用打桩设备在主体结构的首层楼板上施工新增桩基。本发明通过预设护筒,确保桩基顺利增加,且施工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施工一般是在基坑土方开挖前施工的,然而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设计变更需要增加桩基(即补桩)的情形。在基坑未开挖前,补桩施工按常规的施工方法即可,但在基坑土方施工后,再增加桩基的施工就是一个难题了。首先,土方施工后不好停下来施工桩基,基坑停工变形难以控制;其次,桩基在基坑内施工,场地狭小,还可能有临时支撑构件,各种设备和机械无法铺开,影响设备和机械的使用;最后,在基坑内施工桩基,风险系数高,容易诱发未知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桩基顺利增加同时确保施工安全的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需求,以及与已施工的工程桩或立柱桩、已有主体结构或支撑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新增桩基的位置;
步骤2: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基坑至筏板,根据所述新增桩基的位置在所述筏板施工前为所述新增桩基预留相对应的护筒,在所述筏板施工后在所述护筒上设置盖板;
步骤3:根据所述施工方案回筑主体结构,并在每一层所述主体结构施工前在所述新增桩基的位置的上方预留相对应的洞口;
步骤4:当所述主体结构回筑完,且首层结构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取下所述护筒的盖板,接长所述护筒至所述主体结构的首层楼板之上,利用打桩设备在所述主体结构的所述首层楼板上施工所述新增桩基。
较佳地,所述护筒采用圆柱形钢护筒。
较佳地,所述护筒的横截面积与所述新增桩基的大小相关。
较佳地,所述护筒的直径比所述新增桩基的直径大100mm±10mm。
较佳地,所述洞口的横截面积与所述护筒的大小相关。
较佳地,所述洞口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护筒的边缘向外延伸100mm±10mm。
较佳地,所述护筒采用分节安装。
较佳地,所述盖板采用钢板,所述钢板完全覆盖所述护筒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坑开挖后增加桩基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筏板施工前预留相对应的护筒,在不影响施工周期的前提下,确保后期可以顺利补充需要的桩基。
2、无需在狭小的基坑内施工桩基,便于施工且施工过程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新增桩基的位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预留护筒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护筒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耳鹅毛棒自动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卫星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