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西红花苷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及西红花苷新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5200.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9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鑫淼;熊乐乐;沈爱金;刘艳芳;伍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江中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36;G01N30/72;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张雪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赣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花 化合物 靶向 鉴定 方法 | ||
1.西红花苷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西红花提取物和西红花苷标准品;
S2、根据西红花苷母核结构,并结合已报道的西红花苷化合物结构规律,推测西红花苷可能连接的取代基类型,根据可能连接的取代基生成靶向母离子列表,其中,靶向母离子列表包括西红花苷化合物的[M-H]-、[M+HCOO]-和[M+2HCOO]2-加和峰,西红花苷化合物由西红花酸与1~6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生成或与1-2个甲醇分子脱水酯化生成;
S3、将西红花提取物和西红花苷标准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并将靶向母离子列表中的离子输入质谱中作为目标物质,分别获得西红花提取物中所有西红花苷类成分以及西红花苷标准品的紫外吸收、母离子质荷比、二级到四级碎片离子质荷比和保留时间;
S4、通过将西红花提取物中所有西红花苷类成分的紫外吸收、一级到四级碎片离子质荷比和保留时间与西红花苷标准品的紫外吸收、母离子质荷比、二级到四级碎片离子质荷比和保留时间进行对比,鉴定出已知的西红花苷化合物类型;
结合西红花苷的多级裂解规律和裂解碎片以及对应的紫外吸收波长,从西红花中鉴定出西红花苷新化合物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红花苷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从西红花中鉴定出三种西红花苷新化合物,三种西红花苷新化合物的结构式分别为:
西红花苷六糖苷:
西红花苷四糖苷:
单甲酯化的西红花二糖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红花苷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靶向母离子列表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红花苷新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超高液相色谱条件包括:
色谱柱:C18色谱柱;
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0.1%-0.5%甲酸水或0.1%-0.5%乙酸水;
梯度洗脱0-21min,5-95%A;
柱温20-40℃;
检测波长为19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西红花苷新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C18色谱柱选自CORTECS UPLC C18、ACQUITYUPLC BEH C18、ACQUITY UPLC HSS PFP、C18HCE、C18HC和Zorbax SB-C18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红花苷新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质谱条件包括:
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
蒸发温度:250-350℃;
离子传输管温度:250-350℃;
辅助气:30-40Arb;
一级参数:MS扫描范围,m/z 100-1500;
将靶向母离子列表中的离子输入质谱中作为目标物质,优先选择靶向母离子列表中的母离子打二级碎片,然后从得到的二级碎片中挑选丰度最强三个离子再次去打三级碎片,最后从得到的三级碎片中挑选丰度最强的离子去打四级碎片;
多级参数:MS2~MS4扫描范围,m/z 50-1500;HCD或CID碰撞模式;碰撞能1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红花苷新化合物靶向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西红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研细后的西红花柱头粉末,加入50-100%甲醇水溶液或30-100%乙醇水溶液,以15~25mg:1mL的固液比超声提取0.5~1.5小时,离心取上清液用50%甲醇稀释至0.5mg/mL;西红花苷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取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Ⅲ、西红花苷Ⅳ标准品,用50%甲醇配置成0.5μg/mL的标准溶液。
8.西红花苷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西红花苷新化合物为西红花苷六糖苷,其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江中药创新中心,未经赣江中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52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咬合点的自适应方法
- 下一篇:全固态可充电电池及其电解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