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电力电缆盘刹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64475.3 | 申请日: | 202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叶谢平;吴健;鲁炜;陈歌;叶国钢;施建成;朱涛;车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9/04 | 分类号: | B65H59/04;B65H49/18;H02G1/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力电缆 刹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力电缆盘刹车装置,涉及电力施工工具领域。目前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大多采用钢管或者木棍进行蛮力刹车,不能快速有效制动,刹车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电缆损坏或人身安全风险。本发明包括刹车装置主体、液压油缸、手动液压泵,手动液压泵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连接,刹车装置主体包括刹车底座、刹车件,液压油缸竖立设于刹车底座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位于上端,刹车件的一端与刹车底座通过可转动结构连接,刹车件的另一端位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的上面。液压式刹车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有效的制动,制动效果好,不会造成电缆损坏和人身安全风险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力电缆盘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电网不断深化改造,电缆工程日益增多,电缆敷设工作也随之增加,高压电缆盘,不仅尺寸大,而且重量也大,如220千伏电缆2500平方毫米截面积直径甚至达到16公分,每米约40千克,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敷设过快或者余缆过长容易散盘摩擦地面,造成电缆外护层损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目前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都是传统使用的钢管或者木棍进行蛮力刹车,不仅不能快速有效制动,刹车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差,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容易造成电缆损坏或者人身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高压电力电缆盘刹车装置,以提升刹车的安全可靠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电力电缆盘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装置主体、液压油缸、手动液压泵,所述的手动液压泵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缸连接,所述的刹车装置主体包括刹车底座、设于刹车底座上的刹车件,所述的液压油缸竖立设于刹车底座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位于上端,所述的刹车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刹车底座长度向的一侧通过可转动结构连接,另一端设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上面。通过操作手动液压泵,将液压压力通过油管传递到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头向上顶出,推动刹车件的一端向上顶起,实现与电缆盘的摩擦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降低电缆盘转速,实现刹车功能,液压式刹车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有效的制动,制动效果好,不会造成电缆损坏和人身安全风险的情况发生,本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手动液压刹车方式,成本相对较低。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可转动结构包括转动销和设于刹车底座上的销连接座,所述的转动销穿过刹车件的销孔,转动销的两端连接于销连接座上。有效实现可靠的可转动连接结构。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刹车底座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油缸固定槽,所述的液压油缸从上往下插入设于油缸固定槽中。有效实现液压油缸的定位安装固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液压油缸和油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拆装方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油缸固定槽设有U型缺口,所述的油管和液压油缸从U型缺口处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液压油缸的快速接头位于下端,可方便快速接头的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刹车底座上在长度方向位于液压油缸的一侧竖立有2块平行的刹车挡板,2块刹车挡板设于油缸固定槽的两侧,且按刹车底座的宽度向排列,2块刹车挡板的内侧间距大于刹车件的宽度。刹车件在摩擦刹车时可能会有侧向受力,有可能导致刹车件侧向偏移角度,通过在刹车件两侧设置刹车挡板,可防止刹车件的侧向移位。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2块刹车挡板在刹车底座宽度向的两外侧各设有一块加强肋,加强肋的下端面连接刹车底座,加强肋与刹车挡板及底座平面均垂直。可有效增强刹车挡板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刹车底座长度向的两侧上平面上各设有一个手把。便于手提搬运。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刹车底座为平板,刹车底座与刹车挡板、加强肋、油缸固定槽、销连接座及手把之间均为焊接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强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4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