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带宽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3675.7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莹梅;庞淦;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3F1/42 | 分类号: | H03F1/42;H03F1/32;H03F3/45;H03G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宽 线性 可变 增益 放大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带宽拓展功能的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吉尔伯特放大器做主体放大单元,另外引入Cherry‑Hooper结构的负载以及电容退化技术来拓展放大器的带宽。首先采用Cherry‑Hooper结构通过电压‑电流负反馈来减小节点的阻抗,提高电路的主极点频率;其次放大器主放大管的发射极引入退化电容生成一个零点频率,通过该零点抵消原来的主极点,可以进一步拓展放大器带宽。该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具有高增益,高带宽和低功耗的优点;由于没有采用传统的电感峰化技术来拓展带宽,节省了芯片面积,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等系统中的接收机部分电路,具体涉及一种高带宽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
背景技术
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一般包括跨阻放大器(TIA)、可变增益放大器(VGA)、输出缓冲器(Buffer)等。光信号被光电探测器所接收后,产生一个与接收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跨阻放大器将光电流放大并转化为电压信号,再经过VGA进一步放大,最后通过输出缓冲器输出,使其可以被后级电路进行处理。
作为接收机中的不可或缺的模块,可变增益放大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在某一范围内不断变化,为了使后级电路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其输出信号必须先定个在稳定的小范围变化。通常接收机前端往往只能提供固定的或小范围可变的增益,这就要求在前端放大电路中必须加入可变增益放大器。
近年来随着无线信号传输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号频率的增加导致可变增益放大器带宽需求增加;为实现大的输出信号摆幅,还要求放大器保持一定的线性度,实现不同格式信号的线性传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带宽和线性度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Cherry-Hooper电路做负载的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实现更高带宽要求的光接收机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高带宽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具体包括:
晶体管Q1的基极接输入电压Vinp,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1的第一端,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晶体管Q3、Q4的发射极,
晶体管Q2的基极接输入电压Vinn,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晶体管Q2的集电极接晶体管Q5、Q6的发射极,
晶体管Q3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cp,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晶体管Q4的发射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5的第一端和晶体管Q5的集电极,
晶体管Q4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cn,晶体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6的第一端和晶体管Q6的集电极,
晶体管Q5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cn,晶体管Q6的基极接控制信号Vc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经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3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