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3584.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计传;张嘉恒;王密;王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C07D239/50 | 分类号: | C07D239/50;C06B25/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钝感含能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提供的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酸性低,在水中溶解度低、不含水、爆轰能量大、对撞击和摩擦均钝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使用水作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完全符合环保要求;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在水中生成,制备过程十分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含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能钝感炸药在国防和航空领域发挥着巨大的应用,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高能钝感化合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真正能够应用或者有巨大潜力的高能钝感化合物却十分稀少,主要是因为目前报道的高能钝感炸药自身存在以下缺陷:(1)酸性较强,在高能钝感炸药长期的储存和使用中,其会对金属外壳产生较大的腐蚀;(2)在水中溶解度大,且由于含能化合物较难降解,当它们溶于水,渗透到地下水后会污染水源;(3)晶体含水问题,炸药化合物含水明显会降低自身的爆轰性能,炸药的除水往往需要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加热才能去除,高温加热进一步引起安全隐患。比如2017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庆华等人报道了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该化合物合成简单,爆轰性能优异,钝感,且热稳定性能良好,但其含有一个结晶水较难去除,通常需要加热到178℃才能将结晶水完全去除,由于结晶水的存在,阻止了该化合物被进一步应用的可能;(4)合成工艺复杂,使得制备炸药的成本严重超支,不可为继,比如两种高能钝感炸药2,4,6-三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TADNPyO)和2,8-二氨基-3,7-二硝基吡唑三嗪稠环化合物(DADNPT),由于其合成步骤多达六步以上,造成其成本远远高出目前在使用的炸药。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的酸性较强、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晶体含水、爆轰能量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其中,所述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将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溶于水中,然后加入质子酸进行质子酸催化反应,得到所述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
或,将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盐溶于水中进行分解反应,得到所述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
可选地,所述将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溶于水中,然后加入质子酸进行质子酸催化反应的步骤中,所述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与所述水的比为(0.1-20)mmol:100mL。
可选地,所述将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溶于水中,然后加入质子酸进行质子酸催化反应的步骤中,所述质子酸与所述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摩尔比为(0.2-10):1。
可选地,所述质子酸选自硝酸、盐酸、氯酸、次氯酸、高氯酸、硫酸、碘酸、高碘酸、草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质子酸催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40-100℃。
可选地,所述质子酸催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5h。
可选地,所述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盐选自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硝酸盐、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高氯酸盐、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盐酸盐、2,4,6-三氨基-5-硝基嘧啶-1,3-二氧的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3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