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应用及制备得到的耐冲蚀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480.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郑开宏;罗铁钢;龙骏;陈恒;王海艳;董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23/04 | 分类号: | B22D23/04;B22F3/11;B22F5/10;B22F9/04;C22C30/00;F16L9/04;F16L57/02;F16L5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铁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应用 得到 冲蚀 管道 | ||
1.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和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分别破碎后混匀,得到混合料;
S2.将混合料置入模具后,将模具在300-500Pa的氨气气氛或惰性气体气氛下,置于感应外场中进行压力烧结,烧结压力为160-200MPa,烧结时间为2-30min,得到预制体;
S3.将预制体置入铸造型腔后,注入温度为1540-1600℃的高铬铸铁熔液,得到所述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的体积2400cm3时,感应外场的频率为10000-20000Hz;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2400-5400cm3时,感应外场的频率为5000-10000Hz;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5400-9600cm3时,感应外场的频率为1000-5000Hz;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9600-15000cm3时,感应外场的频率为500-1000Hz;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15000-21600cm3时,感应外场的频率500Hz。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的体积2400cm3时,烧结时间为2-5min;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2400-5400cm3时,烧结时间为6-9min;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5400-9600cm3时,烧结时间为10-13min;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9600-15000cm3时,烧结时间为14-18min;
所述预制体的体积为15000-21600cm3时,烧结时间为19-2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包括W、Ti、Nb、Mo、Cr或V元素的碳化物或氮化物中的三种以上;
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包括铁粉或其合金粉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的组分包括15~20%的钨粉、15~20%的钼粉、15~20%的铌粉、15~20%的钛粉、2~5%的钒粉中的三种以上、5~15%的液态有机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为微米级原料,占混合料总量的35%-39%;
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为纳米级原料,占混合料总量的61%-6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的粒径范围为100-250nm,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的粒径范围为100-200um。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工艺所制得的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板锤、泵体、管道、辊套、磨盘、磨球和导料头。
9.一种耐冲蚀管道,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蚀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和预制体(2),多个所述预制体(2)均匀环绕分布在所述管道主体(1)内;
各个所述预制体(2)之间的间隙为1-3mm,所述预制体(2)厚度为管道主体(1)厚度的30-40%,且所述预制体(2)距管道主体(1)内壁1-3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耐冲蚀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2)中的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21)呈三维网状分布、并通过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22)连接,所述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22)分布在所述陶瓷基增强颗粒原料(21)间的空隙中;
所述金属基连接颗粒原料(22)之间具有连通孔道,使得所述预制体(2)的孔隙率为35-39%,所述高铬铸铁熔液填充在所述连通孔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4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