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集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855.8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贝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247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调节 功能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集油系统,包括调节装置、拦油装置和与拦油装置固定的集油装置;拦油装置包括第一拦油板和第二拦油板,集油装置包括进油开口和可调挡板,进油开口与储液箱连通,进油开口设在第一拦油板和第二拦油板之间,可调挡板设置在进油开口内,且可调挡板的上边沿高度相对进油开口可调;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驱动组件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调节驱动组件来调节可调挡板的上边沿高度。通过带着控制装置的调节装置,对进油开口的可调挡板可进行自动化调节,节约了人力成本,收油组件能够适应不同风浪,确保待清理液面上的油污进入收油组件,并减少水进入收油组件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吸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面集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集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石油开采和运输规模的增大,钻井平台机械故障及船舶碰撞及搁浅事故引起的溢油事故经常发生,给当地的海洋身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溢油事故发生后,进入水体的溢油会在风、浪、流的综合作用下迅速向周围扩散,油膜逐渐变薄,给后期的污染治理造成巨大的困难。
目前,溢油污染治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双船拖带围油栏在海上运动,将水面上飘散的溢油逐渐收拢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撇油器将其回收。但是,在围油栏拖带过程中,水面分散浮油逐渐聚集在U形围栏区域的底部,由于底部区域的开放性,聚集在此处的水面浮油层厚度依然很薄,直接向此处投入撇油器进行溢油回收的效率依然低下。另外,围油栏U形围控区域水面漂浮油极易越过围油栏造成溢油聚集失败。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溢油污染位置的不确定性,需要在海面布置多个巡逻的集油船,但各地的环境多变性,需要对收油装置实时进行调节,但在每个船只上配置专业人员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调节过程需要丰富的经验,现实中难以做到,导致了收油效率的变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案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集油系统,本发明通过带着控制装置的调节装置,对进油开口的可调挡板可进行远程或者自动化调节,节约了人力成本,并且使本发明中的所述收油组件能够适应不同风浪,确保待清理液面上的油污进入所述收油组件,并减少水进入所述收油组件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吸油效率。
具体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集油系统,包括调节装置、拦油装置和与拦油装置固定的集油装置;
所述拦油装置包括第一拦油板和第二拦油板,所述集油装置包括进油开口和可调挡板,所述进油开口与储液箱连通,所述进油开口设在所述第一拦油板和所述第二拦油板之间,所述可调挡板设置在所述进油开口内,且所述可调挡板的上边沿高度相对所述进油开口可调;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驱动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调节驱动组件来调节所述可调挡板的上边沿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挡板一端与所述进油开口的下边界铰接,所述可调挡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可调挡板相对所述进油开口转动来调节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螺杆和升降驱动件,所述驱动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可调挡板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件为横杆,所述升降驱动件搭接在所述可调挡板下表面,所述驱动螺杆用于驱动调节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升降,以驱动所述可调挡板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拦油板和所述第二拦油板远离所述进油开口的一端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拦油板和所述第二拦油板之间的距离从所述进油开口向所述固定件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还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驱动模块、控制参数生成模块、信息收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贝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贝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