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摄像机和车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859.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政夫;清水信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严小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摄像机 车辆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机,该车载摄像机包括:成像器,该成像器配备有透镜;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装有电路以控制成像器的操作;挠性线缆,挠性线缆连接成像器和控制板以便能够在成像器与控制板之间进行通信;以及导电壳体,在该导电壳体中布置有成像器、挠性线缆和控制板。设计成既不具有电磁波吸收性能又不具有电磁波反射性能的间隔件以非接触的方式远离控制板布置,并且位于挠性线缆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以在挠性线缆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这在不牺牲通过挠性线缆中的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的质量的情况下使从壳体传输至车辆内部的噪声的产生最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载摄像机。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首次公开No.2001-358493教示了一种车载摄像机,该车载摄像机包括壳体、图像捕获装置、挠性线缆以及控制板。图像捕获装置配备有透镜。控制板具有安装在该控制板上的用于控制图像捕获装置的操作的电路。挠性线缆将图像捕获装置和控制板连接在一起,以便能够在图像捕获装置与控制板之间进行通信。壳体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壳体中设置有图像捕获装置、挠性线缆和控制板。
在上述车载摄像机中,挠性线缆可以自身偏转,并且然后靠近壳体或与壳体物理接触。安装在挠性线缆中的电路通常被外部绝缘层覆盖,从而消除了壳体短路的风险。然而,存在下述风险:通过挠性线缆与壳体之间的接触或减小的间隙,流过挠性线缆中的电路的电流可能通过电场(即,寄生电容)或磁场对壳体产生不利影响。这导致电流在壳体中流动,使得壳体可以用作将噪声(即,电磁波)发射到车辆中的天线,由此不利地影响安装在车辆中的其他装置的操作。
像上述公开中的一样,电子装置中的一些电子装置配备有电磁波吸收器,该电磁波吸收器覆盖壳体的整个内表面。将这种结构与上述车载摄像机结合使用将面临下述缺点。
具体地,当电磁波吸收器靠近挠性线缆布置时,会促进在安装于挠性线缆中的电路中的电流通过电场或磁场对电磁波吸收器的不利影响。这导致流过挠性线缆中电路的电流的电能在电流流过电磁波吸收器时被消耗。通常,电磁波吸收器是根据其下述功能来设计的:高效地吸收电磁波,并且因此消耗流过电磁波吸收器的电流的电能。因此,在挠性线缆的电路中流动的电信号的电能通过电场或磁场传输至电磁波吸收器,并且然后被电磁波吸收器消耗,从而导致电信号的劣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摄像机,该车载摄像机设计成在不牺牲安装在挠性线缆中的电路中的电信号的质量的情况下使从壳体发射到车辆中的噪声的产生最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机,该车载摄像机包括:(a)成像器,成像器配备有透镜;(b)控制板,控制板具有安装在该控制板上电路,以控制成像器的操作;(c)挠性线缆,挠性线缆连接在成像器与控制板之间,以实现成像器与控制板之间的通信;(d)壳体,壳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在壳体中布置有成像器、挠性线缆和控制板;以及(e)间隔件,间隔件设计成既不具有电磁波吸收性能又不具有电磁波反射性能。间隔件以非接触的方式远离控制板布置,并且间隔件位于挠性线缆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以在挠性线缆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如上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挠性线缆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以确保挠性线缆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由此与不存在间隙的情况相比,使流过安装在挠性线缆中的电路的电流可以通过电场或磁场施加到壳体上的不利影响的风险最小。这使得流过壳体的电流最小,由此减小了壳体用作将噪声发射到车辆内部的天线的风险。
间隔件设计成不具有电磁波吸收器的性能,即,设计成不容易消耗流过间隔件中的电流的电能从而高效地吸收电磁波。这将消除流过挠性线缆的电流的电能可能通过电场或磁场传输至间隔件并且被间隔件消耗的风险,由此使间隔件对电信号的不期望的劣化最小。
间隔件还设计成不具有电磁波反射性能,由此消除了如下风险:由挠性线缆中的电路产生的电磁噪声在挠性线缆中的电路与间隔件之间可能发生漫反射,并且因此,电磁噪声被添加至挠性线缆中的电路。这也减轻了由于间隔件引起的电信号的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座椅
- 下一篇:用于将拖车联接到牵引车辆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