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位视频的ETC无感扣费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6404.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道至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屹智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85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位 视频 etc 无感扣费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位视频的ETC无感扣费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高位视频识别驶入目标区域内的目标车辆,并联动开启超重判别单元称量目标车辆生成称量数据,依据称量数据判断目标车辆超重与否生成非超重标识和超重标识分别反馈至计费单元和警报单元;步骤S2、警报单元接收到超重标识播放警报语音提醒目标车辆转移至卸货区进行卸载至超重判别单元判别目标车辆具有非超重标识,计费单元接收到非超重标识同步开启计算目标车辆的ETC费用。本发明利用ETC系统模式基础上融入了无感支付技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和移动APP支付的便捷性,拓展了自动化收费的应用场景,也显著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位视频的ETC无感扣费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效率面临严峻挑战,建立智能化、一体化、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已经迫在眉睫。将无线射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各类电子设备、监控设备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收费管理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力成本和收费差错率。
从高速公路现有电子收费和支付手段的应用情况分析,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电子支付方式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与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相比,ETC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等诸多优点。但ETC的OBU(车载单元)系统安装过程较为繁琐,需要支付一定的OBU系统安装费,且需要将车辆信息与银行卡绑定,由于无法实时监控银行卡余额,因此容易出现预付款余额不足及车辆银行信息不对应等问题,导致普及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位视频的ETC无感扣费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监控银行卡余额,因此容易出现预付款余额不足及车辆银行信息不对应等问题,导致普及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高位视频的ETC无感扣费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利用高位视频识别驶入目标区域内的目标车辆,并联动开启超重判别单元称量目标车辆生成称量数据,依据称量数据判断目标车辆超重与否生成非超重标识和超重标识分别反馈至计费单元和警报单元;
步骤S2、警报单元接收到超重标识播放警报语音提醒目标车辆转移至卸货区进行卸载至超重判别单元判别目标车辆具有非超重标识,计费单元接收到非超重标识同步开启计算目标车辆的ETC费用;
步骤S3、利用高位视频识别驶出目标区域内的目标车辆,并联动提取计费单元中的ETC费用向目标车辆显示,再对目标车辆完成ETC无感扣费后对目标车辆进行放行并将所述ETC费用、ETC无感扣费记录转至缓存器中进行存储以供后续查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利用高位视频识别驶入目标区域内的目标车辆的具体方法:
高位视频对目标车辆的车牌进行抓拍并生成静态驶入影像;
利用图形识别技术获取所述静态驶入影像中的车牌数字并作为目标车辆的收费管理标识;
将所述收费管理标识与所述超重判别单元中目标车辆的称量数据绑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超重判别单元判断目标车辆超重与否的具体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超重判别单元实时扫描目标对象生成称量数据,并依据所述收费管理标识在车辆登记系统中提取目标车辆的车型重量基准,并将所述称量数据与车型重量基准进行比对实现对所述目标区域的超重判别,具体的:
若称量数据超过所述车型重量基准,则判定目标车辆的超重标识为超重;
若称量数据未超过所述车型重量基准,则判定目标车辆的超重标识为未超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道至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道至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6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