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距离修正的红外成像模组的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4653.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边文广;马广存;王彦勋;葛同府;杜云东;王力飞;范会涛;李景立;王常涛;靳闪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高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22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距离 修正 红外 成像 模组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修正的红外成像模组的标定方法,属于红外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设置多个不同的测量距离,在每一测量距离下均使用待标定的红外成像模组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红外温度测量,记录每次测量中红外成像模组测得的中心温度,并将每次测得的中心温度与目标的实际中心温度做差,得到每次测量的测量误差;然后对各次测量误差进行均值拟合,得到测量误差与测量距离的关系;在实际测温时,根据实际测量距离,以及测量误差与测量距离的关系,计算出该距离下对应的测量误差,从而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本发明首先测量并量化不同距离下目标物的红外测量误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校正误差提高红外测温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距离修正的红外成像模组的标定方法,属于红外成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成像的技术。红外线是指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因其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故称为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红外探测器测量目标本身与背景间的红外线差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红外线形成的红外图像。具体来说,红外探测器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使成像装置的输出信号完全一一对应地模拟被扫描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再经电子系统处理,传至显示屏上,即可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图。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的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对目标进行分析判断。
但是,红外成像模组接收到的红外波能量强度受热源、相对距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衰减趋势,而当前通过黑体距离系数对目标温度进行修正的方法,其矫正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距离修正的红外成像模组的标定方法,其能够有效地对红外探测温度进行修正,实现更真实的红外成像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距离修正的红外成像模组的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多个不同的测量距离,在每一测量距离下均使用待标定的红外成像模组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红外温度测量,记录每次测量中红外成像模组测得的中心温度,并将每次测得的中心温度与目标的实际中心温度做差,得到每次测量的测量误差;
(2)通过照度第一定律,对各次测量误差进行均值拟合,得到测量误差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3)在实际测温时,根据实际测量距离,以及测量误差与测量距离的关系,计算出该距离下对应的测量误差,从而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
进一步的,步骤(1)中,设置多个不同的测量距离的方式为,将待标定红外成像模组的测温有效距离d等分为N段,N≥10,以d/N,2d/N,...,d作为多个不同的测量距离。
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每一测量距离下,对同一目标进行至少5次红外温度测量。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距离校正减小了红外测温的误差,提高了红外测温的准确度。
2、现有的红外成像模组仅在近距离下测温准确,采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对测温结果进行校正,在较远距离下也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温度,从而扩展了红外成像模组的测温距离范围。
3、本发明方法可适应对测温范围内动态目标的红外测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均值计算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拟合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高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高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4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