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3813.3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郝行猛;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4 | 分类号: | G06V20/54;G06V10/22;G06T7/246;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检测 方法 装置 以及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车辆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连续抓拍的监控图像,组成目标监控图像组;获取目标监控图像组的尾灯标记位;基于目标监控图像组获取车辆位移矢量,并基于车辆位移矢量获取位移标志位;基于目标监控图像组获取车窗标志位;利用位移标志位、车窗标志位以及尾灯标记位组成编码序列,并按照编码序列的编码值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通过上述方法,本申请通过位移标志位、车窗标志位以及尾灯标记位构成多元化协同判别,能够有效提高车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在电警、卡口、出入口、停车场等交通场景的日益普及,车辆行驶状态的判别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混进混出的出入口收费场景或是出入口车流量统计场景。目前国内大多出入口场景下,采用的是基于地感线圈的硬件实现模式,这种技术容易受到线圈传感器的自身灵敏度及信号检测等硬件缺陷制约,无法精准判别车辆的行驶状态,导致无法输出精准的车辆的收费信息或车流量信息。因此,基于当前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一种稳定可靠的车辆的行驶方向及状态的判别方法对ITS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尤为重要。
依托于“智慧城市”、“绿色安全城市”的大环境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在电警卡口、出入口、停车场等交通场景的日益普及,一种快速有效的机动车辆双向抓拍方式成功应用,将会极大程度上助力于当前智慧安全城市的建设。当前很多混进混出的出入口收费场景或是出入口车流量统计场景,仍采用的是基于地感线圈的硬件实现模式,容易受到线圈传感器的自身灵敏度及信号检测等硬件缺陷制约,导致对出入的车辆无法进行精准匹配,从而丢失目标车辆的收费信息或致使车流量统计信息不精确。因此,基于当前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基于视频简单有效、稳定可靠的出入口车辆双向抓拍及车辆姿态估算方法对ITS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的车辆检测方法中判断检测结果的参考因素单一,无法给出准确性高的车辆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检测方法,所述车辆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连续抓拍的监控图像,组成目标监控图像组;
获取所述目标监控图像组的尾灯标记位;
基于所述目标监控图像组获取车辆位移矢量,并基于所述车辆位移矢量获取位移标志位;
基于所述目标监控图像获取车窗标志位;
利用所述位移标志位、所述车窗标志位以及所述尾灯标记位组成编码序列,并按照所述编码序列的编码值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装置,所述车辆定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获取连续抓拍的监控图像,组成目标监控图像组;
获取所述目标监控图像组的尾灯标记位;
基于所述目标监控图像组获取车辆位移矢量,并基于所述车辆位移矢量获取位移标志位;
基于所述目标监控图像组获取车窗标志位;
利用所述位移标志位、所述车窗标志位以及所述尾灯标记位组成编码序列,并按照所述编码序列的编码值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获取连续抓拍预设帧数的监控图像,组成目标监控图像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