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044.7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卫;张森;代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张森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N2/00;A61N2/04;H05B1/02;H05B3/02;H05B3/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杨洋 |
地址: | 712200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学习 记忆 电子仪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帮助大脑长期处于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的仪器,进而带来学习时间短和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包括包括能量包和控制器,以及连接二者的导线束。其使用方法,可利用控制器控制能量包产生热能和脉冲磁场能,在学习和记忆时,将能量包紧贴在人体小脑、脑干和脊髓颈神经对应体表部位,长时间持续给大脑供给能量,以解决在学习与记忆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为了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效率,大脑在处于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其自发脑电活动的波形频率为30~80Hz,参与学习和记忆的脑区,包括大脑皮层联络区、海马及其邻近结构、杏仁核、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等。而这些脑区脑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学基础,突触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其传递效能的改变,这些改变都与突触活动时,Ca2+在突触的前神经元胞体内及其轴突末梢内的积聚以及随后的离开突触密不可分。从神经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较长时间的记忆必然与脑内的物质代谢有关,尤其是与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功能有关,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GABA以及血管升压素和脑啡肽等。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器官、突触和Ca2+离子进出脑神经细胞,以及神经递质的传递,在参与学习和记忆功能活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若大脑长时间处于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能量代谢的最终结果是热能,其中50%的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并保持脑组织中脑神经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其余的热能最终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可想而知,因大脑长期处于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会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带来学习时间短和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帮助大脑长期处于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的仪器,进而带来学习时间短和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人学习和记忆的电子仪器,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能量包和控制器,以及连接二者的导线束;
所述能量包包括两层棉布、四根定形条、阻燃布套、绒布套和加热单元;所述定形条可变形;
两层所述棉布叠放在一起,四根所述定形条分别放置于棉布的四个边缘后用线将每根定形条和两层棉布的相应边缘缝合固定在一起,为棉布四个边缘定形,定形条使得能量包的整体形状与人体小脑、脑干和脊髓颈神经部对应的体表形状相适配;
两层所述棉布除边缘以外的区域通过缝线,形成N个相互平行的通道a,各个通道a的两端均连通,N个通道a由上至下依次定义为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N通道,其中,N为偶数;
所述阻燃布套套设于两层棉布外;所述绒布套套设于阻燃布套外;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柔性绝缘线、实芯导电线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柔性绝缘线的一端露出第一通道的一端,柔性绝缘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第二通道的一端、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第N通道的一端后,穿出第N通道的另一端;
所述实芯导电线螺旋绕设于整根柔性绝缘线上,形成实芯螺旋线圈,用于为整个棉布区域提供热能和脉冲磁场能;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阻燃布套与棉布之间,且通过线绑设在实芯导电线上,用于感应实芯导电线的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和实芯导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四根纱包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张森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咸阳张森医疗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