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链床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2882.2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8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冰涛;范颖超;赵茂松;高春生;陈显;袁喜报;周正川;祁文昌;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14 | 分类号: | B65G21/14;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吴楠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使用方法 | ||
1.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3)、伸缩框架(2)、链床(1)和驱动机构(5),所述伸缩框架(2)滑动连接在底部框架(3)的上端,用于带动链床(1)实现双向伸缩,所述链床(1)设置在伸缩框架(2)的上端,用于输送车身,所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底部框架(3)上,其移动端与伸缩框架(2)连接,用于控制伸缩框架(2)的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转臂(52)和连杆(53),所述驱动电机(51)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臂(52)固定连接,转臂(52)的一端与连杆(53)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53)的另一端与伸缩框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齿轮电机(54)、驱动齿轮(55)和齿条(56),所述齿轮电机(54)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齿轮电机(54)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55)固定连接,驱动齿轮(55)与齿条(56)相啮合,所述齿条(56)沿底部框架(3)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齿条(56)与伸缩框架(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6)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其移动通过的限位架(57),限位架(57)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58)和第二导向轮(59),第一导向轮(58)与齿条(56)的侧面相接触,第二导向轮(59)与齿条(56)的无齿端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3)与伸缩框架(2)之间通过至少一对走轮装置(4)移动连接,所述走轮装置(4)包括L型固定板(41)、连接轴(42)、走轮(43)和U型导轨(44),所述L型固定板(41)固定在底部框架(3)上,L型固定板(41)位于伸缩框架(2)的一侧,L型固定板(41)的上端与连接轴(42)固定连接,所述走轮(43)转动连接在连接轴(42)上,所述U型导轨(44)设置在伸缩框架(2)上且开口朝向外侧,所述走轮(43)位于U型导轨(44)内且与U型导轨(44)的内侧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框架(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座(61)、限位块(62)、滚轴(64)、第二固定座(65),所述限位块(6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61)与伸缩框架(2)固定连接,限位块(6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63),所述滚轴(64)横穿长孔(63)且滚轴(64)的两端与第二固定座(6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65)与底部框架(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链床,其特征在于:相邻交接的链床(1)端部之间对称设置有导向机构(7),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连接架(71)、支撑架(72)、第一滚轮(73)和第二滚轮(74),所述连接架(71)固定在相邻交接链床(1)的一侧,所述支撑架(72)设置在连接架(71)上,所述第一滚轮(73)水平转动连接在连接架(71)的上部外侧,用于链床(1)的侧向导向,所述第二滚轮(74)竖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71)内,用于链床(1)的底部支撑导向。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链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伸缩链床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链床之间,通过伸缩链床的伸缩驱动将链床(1)伸出交接位置与待交接固定链床对接,实现车身的传输,然后通过伸缩驱动将车身传输至另一固定链床;
当,车身需要换向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旋转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换向交接;
当,车身需要横向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移行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横向交接;
当,车身需要同时换向和横向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旋转移行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横向交接和换向;
当,车身需要升降输送时,将伸缩链床与升降机设备连接,用于实现车身输送的跨楼层交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28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