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厢拓展式康复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8233.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喆;刘相成;刘春梅;广昊;白晓东;李晋;宋立琨;安佰京;张浩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2D39/00;B60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拓展 康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厢拓展式康复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厢内沿着车厢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拓展舱和第二拓展舱,所述第一拓展舱和所述第二拓展舱均可沿所述车厢宽度方向向外拓展,所述车厢尾部设有进口舱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医疗康复车绝大多数车厢容积有限,可容纳的患者也有限,当患者人数增加时,会造成车厢拥挤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厢拓展式康复车。
背景技术
医疗康复车的出现最初是为了适应战场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医疗康复车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军用,在民用领域也不断扩展使用范围,特别多应用在交通和医疗都不便利的基层偏远山区,目前,尽管大多数基层单位医务人员已经逐渐认识到训练伤术后早期康复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康复设备,一些康复基本技能难以开展,不可避免的影响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医疗康复车由于其移动便捷且配备有智能医疗康复设备,可以很好的解决基层偏远山区缺乏康复设备的问题;
现有的医疗康复车绝大多数车厢容积有限,可容纳的患者也有限,当患者人数增加时,会造成车厢拥挤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厢拓展式康复车,用以解决现有的医疗康复车绝大多数车厢容积有限,可容纳的患者也有限,当患者人数增加时,会造成车厢拥挤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厢拓展式康复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厢内沿着车厢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拓展舱和第二拓展舱,所述第一拓展舱和所述第二拓展舱均可沿所述车厢宽度方向向外拓展,所述车厢尾部设有进口舱门。
优选的,所述车头顶部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照明壳体和两对称布置的壳盖,两所述壳盖均与所述照明壳体顶部铰链连接,两所述壳盖远离铰链连接点的一端均设有密封条,两所述壳盖上设有壳盖驱动件,所述壳盖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壳盖转动,从而控制所述照明壳体的开口状态,所述照明壳体内壁底部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工作端设有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车厢顶部设有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件与所述一种车厢拓展式康复车的供电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厢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立方体结构由固定板组装而成;
所述固定板内为中空,且设有运载减震机构,所述运载减震机构均匀布置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运载减震机构包括运载滑杆,所述运载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底部内壁,所述运载滑杆上套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运载滑套,所述运载滑套与所述运载滑杆滑动连接,两所述运载滑套之间设有第一运载缓冲件,所述第一运载缓冲件套设在所述运载滑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运载滑套固定连接,两所述运载滑套上分别铰链连接有第一运载减震连杆和第二运载减震连杆,所述第一运载减震连杆和所述第二运载减震连杆远离所述运载滑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运载滑杆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运载缓冲件,所述第二运载缓冲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顶部内壁和所述固定板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厢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第一拓展舱包括第一左拓展舱和第一右拓展舱,所述第一左拓展舱和所述第一右拓展舱对称布置,且均与所述车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左拓展舱和所述第一右拓展舱上均设有两对称布置的第一拓展舱驱动滑块,所述车厢内壁开设有两组对称布置的第一拓展舱驱动凹槽,所述第一拓展舱驱动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拓展舱驱动凹槽内,所述第一拓展舱驱动凹槽内还设有第一液压驱动杆,所述第一液压驱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拓展舱驱动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驱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拓展舱驱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拓展舱驱动凹槽远离所述第一液压驱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缓冲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拓展舱包括拓展舱底板、支架机构和舱篷,所述拓展舱底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车厢内,所述支架机构设置在所述拓展舱底板上,所述舱篷搭建在所述支架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8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