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发酵槽垃圾生产饲料原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7095.9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治;黎朕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治;深圳中宜环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60 | 分类号: | B09B3/60;G10K11/162;B65H54/28;B65H54/553;F16H55/48;A23N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圳博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发酵 垃圾 生产 饲料原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发酵槽垃圾生产饲料原料的装置,包括翻抛机本体,固定连接在翻抛机本体底部的滚轮组件,固定连接在翻抛机本体顶部用于带动滚轮组件移动的减速电机,所述翻抛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本发明通过在收卷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双向螺杆旋转,双向螺杆可以利用表面的螺纹推动螺套往复移动,螺套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顶部的牵引块对电缆进行拉扯,使电缆以倾斜状态均匀缠绕在收卷轮的表面,解决了现有的翻抛机不具备对电缆进行均匀缠绕的效果,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缠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发酵槽垃圾生产饲 料原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垃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发酵槽垃圾发酵过程中需要通过翻抛 机对垃圾进行翻堆,翻抛机一般通过电缆对移动过程中的驱动设备进行供电 使用,但是现有的翻抛机不具备对电缆进行均匀缠绕的效果,线缆在收卷过 程中容易出现缠绕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翻抛机的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 发酵槽垃圾生产饲料原料的装置,具备均匀收卷线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 翻抛机不具备对电缆进行均匀缠绕的效果,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缠绕 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发酵槽垃圾生 产饲料原料的装置,包括翻抛机本体;
固定连接在翻抛机本体底部的滚轮组件;
固定连接在翻抛机本体顶部用于带动滚轮组件移动的减速电机;
所述翻抛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 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右端固 定连接有收卷轮,所述翻抛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收卷轮正面的支撑 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 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块,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 用于带动传动杆旋转的结构,所述收卷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双向螺 杆联动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用于带动传动杆旋转的结构是固定连接在减速电机 的输出端和传动杆左端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用于带动双向螺杆联动的结构是固定连接在双向螺 杆左侧和收卷轮左侧的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 远离支撑框的一侧延伸至螺套的内部并与螺套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翻抛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减 速电机、传动杆和支架均位于防护罩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降噪层,所述降噪 层的材质为消音海绵,所述降噪层的厚度大于一厘米。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框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轴套,所 述轴套分别套设在传动杆和双向螺杆的表面并与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收卷轮、皮带轮和传动轮的材质均为玻璃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收卷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双向螺杆旋转,双向螺杆可以 利用表面的螺纹推动螺套往复移动,螺套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顶部的牵引块对 电缆进行拉扯,使电缆以倾斜状态均匀缠绕在收卷轮的表面,解决了现有的 翻抛机不具备对电缆进行均匀缠绕的效果,线缆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出现缠绕 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轮,能够利用减速电机运行时多余的动力带动收 卷轮旋转,使收卷轮能够配合滚轮组件的移动效率灵活对电缆进行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治;深圳中宜环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刘文治;深圳中宜环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