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6781.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毛朝勋;姚锡伟;陈彬;许翊;何玉凤;潘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E04B1/98;E04B1/24;E04B1/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641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梁柱 连接 减震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柱体和梁架,还包括连接基体,一端固定装配于柱体外壁面上,另一端朝向梁架设置,用于装配连接所述梁架,包括限位腔体,布设于连接基体朝向梁架一侧,与所述梁架间隙配合设置,用于限位所述梁架在连接处的运动范围,以及连动机构,布设于所述限位腔体和所述梁架之间,一端固定安装于连接基体上,另一端活动装配于梁架上,用于活动连接所述梁架和柱体。本发明通过设置于柱体和梁架之间的限位腔体与连动机构,能够在保证梁柱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梁架与柱体之间的连接处留有间隙,在梁柱外部发生震动时,能够提高梁柱整体的抗震能力,降低连接处应力开裂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由于各种施工原因,经常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设计,其中梁柱节点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梁柱相交的节点核心区以及与之相连的梁端和柱端,强节点可以保持框架的整体性,使内力在梁、柱构件中分配传递,协调各杆件共同抵抗外力,对其进行抗震设计的原则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例如使用碳纤维布作为加固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易操作施工周期短等优点,为工程界提供了一种高效耐久的抗震加固手段。
考虑到由于梁柱节点相交梁的存在,空间梁柱节点无法像平面框架—样直接加固,因此目前梁柱的加固方案采用通过加固梁柱节点外侧梁、柱端的方法来提高空间框架中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
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由于梁柱均采用钢骨架作为支撑单元,因此梁柱的连接节点缺少抗震能力,在受到震动时连接处容易应力集中而断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建筑梁柱连接处的减震加固装置,包括柱体和梁架,所述减震加固装置还包括:
连接基体,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柱体的外壁面上,另一端朝向所述梁架设置,用于装配连接所述梁架;
限位腔体,布设于所述连接基体朝向所述梁架一侧,与所述梁架间隙配合设置,用于限位所述梁架在连接处的运动范围;以及
连动机构,布设于所述限位腔体和所述梁架之间,一端与所述连接基体平行装配相连,且该端面滑动布设于所述限位腔体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梁架,用于活动连接所述梁架和所述柱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基体包括:
L型板,布设于所述连接基体和所述柱体之间,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基体和所述柱体;以及
定位件,与所述柱体上的定位槽匹配设置,用于定位安装所述连接基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腔体包括:
腔底,呈V型布设于所述连接基体表面,且腔体的V形尖端部分指向重力方向一端,用于限位所述连动机构的运动;以及
腔顶,位于所述V型腔体的顶部,用于限位所述连动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动机构包括:
固定架,布设于所述连接基体朝向外部一侧,且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连接基体固定连接;
第一活动架,通过第一限位槽滑动限位装配于所述固定架内侧;以及
第二活动架,滑动限位装配于所述第一活动架内侧,朝向外部一侧用于连接所述梁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活动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