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5604.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1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坤鹏;牛博雅;杨程丽;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7/00 | 分类号: | B64C7/00;B64C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机头 整流 结构 姿态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整流罩的前端为锥形罩结构,整流罩主体为圆柱形罩,在圆柱形罩的后端外侧设有放射状的整流翼,该整流翼含有固定翼和活动翼,固定翼和活动翼通过传动轴连接,在圆柱形罩内设有活动翼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驱动活动翼相对固定翼发生偏转,实现飞机机头的上仰、下俯、左转、右转、顺时针翻转、逆时针翻转运动,提高飞机的机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设计技术,具体是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飞机机头整流罩为整体光顺线形结构,主要采用气流后置控制技术,飞机机动飞行控制主要依靠机翼和尾翼进行,采用后置控制技术导致飞机机动性能降低,在制空权争夺中处于劣势,不利于自身防护和对抗竞争。
现有技术中的飞机均采用气流后置控制技术,严重限制了飞机性能发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在保留现有飞机依靠机翼和尾翼进行机动飞行控制的同时,增加前端气流控制装置,实现飞机机头的上仰、下俯、左转、右转、顺时针翻转、逆时针翻转姿态快速机动转换,提高飞机的对抗能力。
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罩的前端为锥形罩结构,整流罩主体为圆柱形罩,在圆柱形罩的后端外侧设有放射状的整流翼,该整流翼含有固定翼和活动翼,固定翼和活动翼通过传动轴连接,在圆柱形罩内设有活动翼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驱动活动翼相对固定翼发生偏转。
优选的整流翼的固定翼为楔形翼面,楔形翼面的外缘与整流罩前端的锥形罩的延长线一致,所述的活动翼翼面为长方形。
优选的在圆柱形罩的后端外侧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整流翼,每个整流翼的活动翼对应一个驱动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飞机姿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飞机的机头安装有上述的飞机机头整流罩,通过飞机机头整流罩内的驱动装置控制整流翼的活动翼发生偏转,进而控制飞机的空中姿态,当活动翼偏向机体上方时,机头向下俯;当活动翼偏向机体下方时,机头向上仰;当活动翼偏向机体左方时,机头向右偏;当活动翼偏向机体右方时,机头向左偏;当活动翼以整流罩中心轴为中心顺时针偏向时,机身逆时针翻转;当活动翼以整流罩中心轴为中心逆时针偏向时,机身顺时针翻转。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前端气流控制飞机姿态的整流罩,在整流罩上设置整流翼,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整流翼的活动翼发生偏转,进而控制飞机的空中姿态,实现在飞机前端整流罩位置的控制,实现飞机机头的上仰、下俯、左转、右转、顺时针翻转、逆时针翻转运动,提高飞机的机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流罩上活动翼顺气流方向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3为整流罩上活动翼偏向机体下方控制气流上仰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4为整流罩上活动翼偏向机体上方控制气流下俯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5为整流罩上活动翼偏向机体右侧控制气流左转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6为整流罩上活动翼偏向机体左侧控制气流右转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7为整流罩上活动翼整体逆时针偏转控制气流顺时针翻转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8为整流罩上活动翼整体顺时针偏转控制气流逆时针翻转时的位置前视图。
图中编号说明:1锥形罩、2圆柱形罩、3固定翼、4活动翼、5传动轴、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