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4211.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穆明浩;王福海;王峥;韩立斌;张哲;郑君;杨茂君;陈秀秀;刘占斌;赵景原;郝晓君;李朝旭;李明杰;郑捷元;李春绪;王波;王进勇;青光焱;赖思静;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9/506 | 分类号: | E01F9/506;E01F9/512;E01F9/524;E01F9/576;C09J7/29;C09D175/04;C09D5/33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吴春艳;韩耀朋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道路 标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施工表面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磨树脂反光层、阻隔层、粘合层、橡胶层以及压敏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树脂反光层主要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A组分主要由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有机胺类催化剂、无机骨料以及颜料制备得到;B组分为异氰酸酯;C组分为多官能异氰酸酯;反光材料为玻璃微珠或发光碎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聚酯多元醇为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4024、T-3044、T-4044、T-5044、T-224-3000、T-224-4000或T-5015中的一种;聚醚多元醇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ANOLF3160、WANOL RCB5、WANOL RCB6或WANOL RCM6中的一种;有机胺类催化剂为N,N-二甲基环己胺、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N'-四甲基亚烷基二胺、三乙胺、N,N-二甲基苄胺、N-乙基吗啉、N-甲基吗啉、N,N'-二乙基哌嗪、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吡啶的一种或多种;无机骨料为三氧化铝、碳酸钙、硫酸钡、石英砂的一种或多种;颜料为钛白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异氰酸酯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WANNATE 1102、WANNATE MDI-100、WANNATE MDI-100A、WANNATE MDI-100AH、WANNATE MDI-100F、WANNATE MDI-50、WANNATE TDI-100或者科思创有限公司生产的BL3175、N3800、N75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分的多官能异氰酸酯为科思创有限公司生产的DesmodurRFE或Desmodur N33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选用铝箔或Surlyn离子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选用环氧树脂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或聚氨酯胶黏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选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或顺丁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成型道路标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选用聚氨酯压敏胶或酚醛-丁烯腈压敏胶。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预成型道路标线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耐磨树脂反光材料的制备:由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有机胺类催化剂、无机骨料以及颜料充分搅拌,制备得到A组分;将制备得到的A组分与B组分、C组分以及反光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得到耐磨树脂反光材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备得到的耐磨树脂反光材料由涂布机在温度120-130℃、转速20-40rpm/min的条件下涂覆在阻隔层上;涂覆完成后在耐磨树脂反光层的表面再覆盖反光材料,在60℃熟化6小时完成熟化;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熟化合格后,在阻隔层上与耐磨树脂反光层相反的一面由涂布机在温度80-90℃,转速20-40rpm/min的条件下涂覆胶黏剂形成粘合层;然后将橡胶层黏贴在粘合层的表面,在50℃熟化6h;
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橡胶层的表面涂覆压敏胶形成压敏胶层,然后在压敏胶层上黏贴一层离型纸,最后切割成型,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2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