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3935.4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兵 |
主分类号: | E04C2/00 | 分类号: | E04C2/00;E04C2/30;E04B2/84;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预制 钢筋混凝土 预制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固定板、连接装置、侧板组件、外板以及开窗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目前传统的装配式预制墙体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不具有隔音保温的效果,同时针对不同环境场所需要的不同厚度的预制墙体,往往需要进行单独设计,以便适用于特定的场所,导致研发成本增高,利用率有限;b.目前市场中的预制墙体大多是没有设计安装窗户的槽孔,而这种预制墙体在实际使用时开设安装窗户的槽孔较为困难,存在破坏墙体结构,同时在不同场所安装的窗户大小不同,调节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建筑建筑而言,预制装配建筑采用的方式是在工厂生产预制出包括梁、板、柱和外墙等建筑构件,经过养护并验收合格后运输至现场安装施工完成的建筑方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从建筑材料划分为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主要是指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其具有安装速度快、节水、节地、降低噪音、节材等诸多优点。
目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目前传统的装配式预制墙体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不具有隔音保温的效果,同时针对不同环境场所需要的不同厚度的预制墙体,往往需要进行单独设计,以便适用于特定的场所,导致研发成本增高,利用率有限;b.目前市场中的预制墙体大多是没有设计安装窗户的槽孔,而这种预制墙体在实际使用时开设安装窗户的槽孔较为困难,存在破坏墙体结构,同时在不同场所安装的窗户大小不同,调节困难。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可以解决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目前传统的装配式预制墙体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不具有隔音保温的效果,同时针对不同环境场所需要的不同厚度的预制墙体,往往需要进行单独设计,以便适用于特定的场所,导致研发成本增高,利用率有限;b.目前市场中的预制墙体大多是没有设计安装窗户的槽孔,而这种预制墙体在实际使用时开设安装窗户的槽孔较为困难,存在破坏墙体结构,同时在不同场所安装的窗户大小不同,调节困难。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固定板、连接装置、侧板组件、外板以及开窗装置,所述的固定板左右两端方向上设置有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与固定板之间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侧板组件的前后端面以及上下端面均安装有外板;其中:
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丝杆、连接轴、圆槽、安装座、连接杆、连接机构、转动机构以及卡接机构,所述的固定板左右端面均匀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固定丝杆,所述连接轴上端面开设有圆槽,所述连接轴通过圆槽与固定丝杆滑动配合,所述连接轴朝向固定板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固定丝杆螺接,所述连接轴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连接机构,相邻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轴远离固定板的端面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连接轴通过卡接机构与侧板组件相连接。
所述的开窗装置包括隔板、竖直丝杆、水平板、水平丝杆以及竖板组件,所述的固定板和侧板组件侧壁端面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上下左右端面安装有隔板,上下所述隔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竖直丝杆,左右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板,一个所述水平板固定安装在左右所述隔板的下端,且滑动穿过竖直丝杆,另一个所述水平板滑动设置在左右所述隔板之间的上端,且通过螺接的方式穿过竖直丝杆,左右所述隔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上下对称的竖直丝杆,上下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竖板组件,一个所述竖板组件穿过水平板安装在上下所述隔板的左端,且滑动穿过水平丝杆,另一个所述竖板组件滑动设置在上下所述隔板之间的右端,且通过螺接的方式穿过水平丝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兵,未经刘永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3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