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1746.3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美;解备涛;董顺旭;侯夫云;李广华;李君;秦桢;李爱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辽宁分享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5/06;A01G25/00;A01G13/02;A01C2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滴灌 培育 壮苗 方法 | ||
1.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施肥: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旋耕整平;
(2)排种薯:设置田畦,将甘薯种薯在畦上排种;
(3)铺滴灌带:种薯排好后,将滴灌带直接铺设在种薯上,并置于土下5cm处,种薯发芽后滴灌带仍然在土下,不影响采苗;
(4)盖土:取土覆盖在种薯和滴灌带上面,形成高畦;
(5)覆盖地膜:将地膜覆盖在高畦上,保持地膜不紧贴土面;
(6)浇水滴药:通过滴灌设施将高畦浇透水,随水使用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乳油;
(7)撤地膜:种薯发芽拱出地面后撤掉地膜;
(8)苗床管理:
种薯出苗后,前6~7天,温度保持在10~35℃,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5~75%;
苗高8~12cm时,白天要通风炼苗,保持温度≤32℃;
苗高18~22cm时,白天、晚上均需通风炼苗;
20~25天后采头茬苗,每次采苗后施用高氮水溶肥和甲基硫菌灵;
所述步骤(1)中,所述复合肥为氮磷钾复合肥,所述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为50~150kg/亩,所述氮磷钾的质量比例为N:P:K=14~16:5~7:8~10;所述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50%,所述有机肥的用量为150~250kg/亩;
所述步骤(4)中,覆土厚度为4~5cm,所述高畦的高度为40~50cm,薯苗长成后比畦沟高50cm以上,畦沟宽度40~50cm,方便工人坐畦沟里采苗,不需弯腰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畦宽度为90~100cm,长度≤50m,畦间留45~55cm的空白通道,所述甘薯种薯的间距为2~3cm,所述排种的密度为10~12kg/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滴灌带出水口朝下,所述滴灌带的间距为25~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地膜为黑色地膜,所述地膜的厚度为0.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甲基硫菌灵的有效成分含量为65~75%,所述甲基硫菌灵的用量为300~500g/亩,所述毒死蜱乳油的有效成分含量为40~50%,所述毒死蜱乳油的用量为200~300mL/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甘薯高畦滴灌培育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所述高氮水溶肥的用量为4~5kg/亩,所述甲基硫菌灵的有效成分含量为65~75%,所述甲基硫菌灵的用量为300~500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辽宁分享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辽宁分享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7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