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及其调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1627.8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轩;周永堂;黄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R3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性能 调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及其调校方法,其中调校系统包括一马达控制器及一调校主机,马达控制器连接一待测马达,发出一三相开关切换电流驱动待测马达;调校主机连接马达控制器,发出一控制命令给马达控制器驱动待测马达,并接收马达控制器回传的效率及扭力数据,根据效率及扭力数据演算出调校后的控制命令,再传送给马达控器驱动待测马达,重复调校马达控制器回传的效率及扭力数据达到一目标值,以达到马达特性参数自动调校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及其调校方法,特别关于一种针对电动车用电动机的性能调校系统,以及用以调校电动机特性参数的调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车技术的进步带动各车厂皆开发自有品牌的电动车,然而如何让电动车能有最佳的续航力除了在电池上做改良外,就是调校电动机(以下称马达)达到最佳效能。由于每一颗马达皆会因种种因素而需要调校马达特性参数,通过马达特性参数控制马达运转才能提高马达的性能。
目前马达特性参数的调校工作皆是由人工自行调校,因此会消耗大量时间及人力,且因人力调校,不同的调校人员手动调整会导致马达特性参数的差异,马达特性曲线亦有所偏差,导致马达无法达到真正的最佳效能。
发明内容
故本案发明为确保马达特性的调校能够达到同步,经过不断地潜心研究设计出一种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进行马达特性参数的调校操作,有别于人工调校,本发明通过设定所需的特定条件,本案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即会根据当前设定的条件,实际传送命令至马达控制器,同时判断温度状态,再由马达控制器回传马达运转的变化状态,进而调整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的传输命令,当回传的变化状态已达设定条件时,即记录当前数据,根据数据建立马达特性参数,因此能减少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消耗。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包括一马达控制器及一调校主机,马达控制器连接一待测马达,发出一三相开关切换电流驱动待测马达;调校主机连接马达控制器,发出一控制命令给马达控制器驱动待测马达,并接收马达控制器回传的效率及扭力数据,根据效率及扭力数据演算出调校后的控制命令,再传送给马达控器驱动待测马达,重复调校马达控制器回传的效率及扭力数据达到一目标值。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次一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性能调校方法,首先接收一包括电流及角度的控制参数命令;接着依控制参数命令设定输出电流及角度的上下限值,并逐步产生电流及角度由下限值至上限值的一驱动电流,驱动待测马达;然后依据当前驱动电流的输出电流及角度值产生一电压利用率;最后解析并演算电压利用率后,再次产生新的控制参数命令进行调校,直到电压利用率达到一目标值。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性能调校方法,首先依待测马达的性能需求所设定的调整参数组,包括一电压上限值、一电流上限值、一功率上限值、一电压利用率上限值、一温度上限值、一温度下限制、一起始转速值及一转速上限值;接着执行一回升电压抑制调校程序,由起始转速值逐步提升至转速上限值,产生多组回升电压抑制参数输出给马达控制器,调校马达控制器的输出能符合在调校参数范围内;然后执行一最佳特性参数调校程序,以调整参数组为控制依据,由起始转速值逐步提升至转速上限值,产生多组在固定转速下的最佳特性条件参数值;最后建立马达特性参数表,记录该多组回升电压抑制参数及该多组最佳特性条件参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机性能调校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马达控制器驱动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校主机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动机性能调校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回升电压抑制调校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最佳特性调校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士林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1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