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主体结构中的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40599.8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潘野;张浩亮;费瑞振;欧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31/04;E02D29/16;E02D29/045;E02D15/02;E02D19/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550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主体 结构 中的 顶板 变形缝 防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主体结构中的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分设于变形缝两侧的两个顶板主体,变形缝的中部设有钢边橡胶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两侧边分别对应延伸至两个顶板主体内,钢边橡胶止水带上方和下方的变形缝中均设有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和密封胶层,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位于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密封胶层之间,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和密封胶层均与两个顶板主体粘结。本发明具有防水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主体结构中的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处的防水非常重要,每个细节的处理都关系到最后的效果,由于变形缝是建筑物结构变形集中的部位,温差变形、建筑物合理沉降变形都会使变形缝的宽度不断变化,要求设置多道设防,并在变形缝的宽度变化时不会造成防水结构的破坏。
地铁车站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地铁车站的使用寿命较长,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其功能应当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防水设施的建设,更应当做好充分的设计,保证防水性能良好,保证地铁的质量和使用年限。与地面上的建筑工程不同,地铁工程因其主体结构都在地下进行,为满足使用性与耐久性的要求,对车站结构的防水性有很高要求。
现有地铁站主体的顶板处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常规做法都是在变形缝的中部设有上下延伸的钢边橡胶止水带,存在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且钢边橡胶止水带两侧没有其他密封结构,容易老化,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成本低的地铁主体结构中的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主体结构中的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分设于变形缝两侧的两个顶板主体,所述变形缝的中部设有钢边橡胶止水带,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两侧边分别对应延伸至两个顶板主体内,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上方和下方的变形缝中均设有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和密封胶层,所述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位于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密封胶层之间,所述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和密封胶层均与两个顶板主体粘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和密封胶层之间设有将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和密封胶层隔开的第一隔离层,至少一个所述顶板主体中对应每个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设有与该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所在变形缝的空间连通的注浆管。
所述密封胶层远离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的一侧设有第二隔离层。
所述变形缝的顶部设有柔性防水加强层,所述柔性防水加强层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顶板主体的顶面搭接以将所述变形缝的顶部密封。
两个所述顶板主体的顶面铺设有覆盖柔性防水加强层的外包柔性防水层,所述外包柔性防水层的上方设有混凝土保护层。
所述防水砂浆注浆成型层为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注浆后形成的结构体,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上方的密封胶层为低模量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下方的密封胶层为高模量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所述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为牛皮纸,所述柔性防水加强层和外包柔性防水层为柔性防水卷材。
所述变形缝的正下方安装有用于承接从变形缝渗出水流的接排水槽。
所述接排水槽包括具有凹槽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边,所述本体两侧的连接边分别对应与两个顶板主体通过紧固件连接,且各顶板主体与对应的连接边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胶密封。
两个所述顶板主体在变形缝处均设有缺口,两个所述顶板主体的缺口构成一凹入的容置槽,所述接排水槽整体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0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