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熔炉投料的快速回弹设备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9998.2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锋;邵四杰;巴振伟;李铁锋;白会普;李晓伟;许利华;荣志强;冯宝新;李要帮;刘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0 | 分类号: | F27D3/10;F27B14/1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12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熔炉 投料 快速 回弹 设备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炉投料的快速回弹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杆、气缸和第二滚轮,支撑杆与底座左端的两侧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每个支撑杆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滚动槽,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有滚动机构,在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料斗承载框,在料斗承载框内连接有料斗;在料斗承载框的外部设置有倾翻机构;在底座上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推杆上通过横柱连接有动力机构。本发明能够快速将物料送至投料口内,同时能够快速使料斗回弹至原位,避免料斗内的残留物洒落一定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炉投料装置及该装置发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熔炉投料的快速回弹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熔炉一般使用叉车进行投料,将料斗固定在叉头上,向投料口进行投料,该种投料方式存在以下不足:、料斗倾翻角度受限,会使料斗内有残余的物料,而料斗倾翻后无法及时回弹至原位,导致料斗内残留的物料洒落一地,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且于熔炉口温度较高,工作人员清理起来会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熔炉投料的快速回弹设备及施工方法,能够使料斗快速投入熔炉内,且投料完毕后,料斗能快速复位,避免物料洒落一地的情况。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熔炉投料的快速回弹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杆、气缸和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杆为两个,分别与底座左端的两侧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每个支撑杆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滚动槽,在所述支撑杆和底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左端与两个支撑杆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滚动机构,在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料斗承载框,在所述料斗承载框内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有料斗;在所述料斗承载框的外部设置有倾翻机构;在所述料斗承载框左侧的底座上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推杆上通过横柱连接有动力机构,在所述气缸外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且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弧状凹槽,两个弧状凹槽呈对称状分布,所述第一卡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卡板通过螺栓与第二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气缸卡紧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的弧状凹槽内。
所述底座的右端伸出框架的右端,在所述底座的右端面上挖设有通孔,在通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螺母,在所述第二螺母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
所述滚动机构由凹槽和第一滚轮组成,在所述框架两侧的外部边沿上分别设置有外部挡板,且外部挡板与框架的顶面呈L状分布;在所述框架两侧的横状框架的顶面上分别挖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滚轮。
所述料斗承载框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外部挡板内的框架上;所述倾翻机构由U型框、外部活动框、挡板、弹簧和滚动轮组成。
所述外部活动框呈U型状分布,在所述外部框架的后端设置有挡板,所述U型框的后端与外部框架的下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一起,且U型框后端的两框架分别位于外部框架下端的内部,在所述外部框架两侧面的下端分别通过滚动轮与滚动槽滑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U型框前端两侧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定位板,在每个所述定位板上分别通过滚动轮与滚动槽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外部框架的顶面与料斗承载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U型框的前端框架与外部框架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动力机构由齿轮和链条组成。
所述气缸推杆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柱,在每个所述横柱的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有齿轮,在每个所述齿轮上分别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第二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U型框前端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缸推杆位于U型框的内侧,且位于两个弹簧之间的位置处。
所述料斗承载框左侧内面的上端焊接有两个第一螺杆,所述料斗的上端对应第一螺杆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有通孔的定位板,且通孔的位置与第一螺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料斗右侧的高度为左侧高度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孚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