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5429.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王晓明;徐强;黄仕斌;杨浩田;陈伦;戴静闻;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50/40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隔膜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材料 循环 利用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步骤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或是步骤S1’、取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隔膜。步骤S2、将所述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本发明的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使得不良隔膜以及锂电池中的隔膜二次开发利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主要部件之一,然而随着锂电池使用寿命结束,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报废拆解和回收利用。其中会有大量的隔膜。另外在生产隔膜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量的不良品。这些隔膜直接排放至环境中难以分解,造成环境污染;将隔膜进行简单地粉碎混炼制成母料,其经济价值也大大降低。如何能够利用回收隔膜的性质进行二次开发,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工业发展,含油污的废水废液和海洋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使用吸油材料吸附废油后再处理是主要的治理方法。根据文献《吸油材料的进展》(《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12月第35卷第12期),常用的吸油材料分为无机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和天然材料三类。无机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蛭石、炭黑等,有机材料包括PP纤维毡和PET纤维等,天然材料包括棉、麻、秸秆等。这些材料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例如:无机材料价格低取材容易,但在吸油的同时也容易吸水,吸水和吸油都是表面吸附过程,两者是互相竞争的,吸水后吸油能力会明显下降;天然材料环保容易处理,但是也有吸水的问题,而且吸油能力差;有机材料虽然性能好,但是价格较高且也来自于石油化工,难以在自然界分解,会形成污染。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急需提供一种抗水吸油,符合环保要求且价格较低的吸油材料。
而且,现有的吸油材料在吸油后一般是作为污染废物处理,比如填埋或者焚烧。这样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良隔膜以及锂电池中的隔膜直接排解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或是回收制成母粒经济价值大大降低以及现有技术中吸油材料在吸水后吸油性能下降,吸油后的吸油材料作为废料处理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和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法,使得不良隔膜以及锂电池中的隔膜二次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隔膜主要成分是多孔PE或者PP能够吸油阻水避免内核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吸水导致其吸油性能下降,且能够使得吸油材料循环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隔膜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退役的锂电池残余电量放出,接着对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隔膜;步骤S2、将所述隔膜包覆在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上,制得吸油材料。
可选地,所述步骤S1还可以替换为:步骤S1’、取锂电池隔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不合格的隔膜。
具体地,所述质量不合格的隔膜为厚度超标的隔膜。
锂电池隔膜是聚乙烯(PE)或者聚丙烯(PP)材料。这两种材料从物质性质来说都是亲油憎水的。隔膜从结构上来说就是多孔的,孔径在50~80nm。这种孔径下且由于材料本身亲油性能,可以导致油从孔中渗透,但是水受到表面张力作用,不能透过。
优选地,所述隔膜的达因值小于60dyn/cm。达因值在此范围内,水不易透过。
优选地,所述隔膜的透气值小于1000s/100cc。透气值在此范围内,透油效果更佳。
可选地,所述具有吸油性能的材料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天然材料。
具体地,所述无机材料为膨胀珍珠岩、蛭石、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材料为PP纤维毡或PET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材料为棉、麻、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5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材车身肩部型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密封门的单管双线磁浮交通真空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