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蜂窝主体、尾气处理制品、排放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4742.2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2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T·R·宝格;W·A·科特勒;A·乔希;K·U·撒克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53/94;B01J35/04;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乐洪咏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蜂窝 主体 尾气 处理 制品 排放 系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蜂窝主体,其包含:
第一蜂窝区段和第二蜂窝区段,
其中,所述第一蜂窝区段轴向延伸距离L1,且包含:
外周表面和多个多孔陶瓷通道壁,其中,所述外周表面轴向延伸,所述多个陶瓷通道壁从相反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轴向延伸,且限定其之间的孔通道,
所述第二蜂窝区段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一蜂窝区段,且延伸距离L2,并且包含:
外周表面和多个多孔陶瓷通道壁,其中,所述外周表面轴向延伸,所述多个陶瓷通道壁从相反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轴向延伸,且限定其之间的孔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热质量大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热质量,
其中,L1/L2之比在50/50至10/90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多孔陶瓷通道壁的第一壁厚大于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多孔陶瓷通道壁的第二壁厚,且
其中,所述第二蜂窝区段是下游蜂窝区段,具有比所述第一蜂窝区段更低的孔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L1/L2之比在40/60至20/80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L1/L2之比在30/70至20/80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所述多孔陶瓷通道壁的孔隙率,%P,大于或等于40%,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所述多孔陶瓷通道壁的孔隙率,%P,小于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所述多孔陶瓷通道壁的孔隙率,%P,大于或等于45%,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所述多孔陶瓷通道壁的孔隙率,%P,小于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包含第一催化剂,所述第二蜂窝区段包含第二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与所述第二催化剂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孔通道密度在200孔每平方英寸,cpsi,至1200 cpsi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孔通道密度在200孔每平方英寸,cpsi,至1200 cpsi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厚在1密耳至6密耳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孔通道密度在200孔每平方英寸,cpsi,至1200 cpsi的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厚在4密耳至60密耳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厚在4密耳至9密耳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厚小于4密耳,所述第二壁厚大于或等于4密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所述第二端面通过0至120 cm范围内的间隙与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所述第一端面间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区段的所述第二端面通过0至50 mm范围内的间隙与所述第二蜂窝区段的所述第一端面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47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