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板带磨削除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3728.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钢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6 | 分类号: | B21B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马小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磨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带磨削除鳞系统,涉及工件除鳞技术领域,包括除鳞装置与板带输送装置,除鳞装置包括除鳞箱,除鳞箱内设有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除鳞箱上设有驱动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相向或者背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的相对侧上均设有凹槽;还包括金属纤维网体,金属纤维网体部分容纳于凹槽中,金属纤维网体内填充有磨料颗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鳞系统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对金属板带表面鳞皮的连续化磨削清除,本发明制造成本低,除鳞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除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板带磨削除鳞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板带在热轧加工及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俗称“鳞皮”。鳞皮的存在会对金属板带的后续加工(如冷轧、冲压、涂装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将其除去。
传统的除鳞方法主要有酸洗和干抛丸。酸洗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除鳞技术,但是酸洗存在污染排放(废酸、含酸废水、酸雾)的问题,日益收紧的环保法规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而干抛丸也存在粉尘排放导致的污染问题以及安全生产问题,并且干抛丸难以实现彻底除鳞,往往是作为预处理工艺被配置到酸洗槽前,进行预破鳞。上述传统除鳞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冶金行业的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混合射流除鳞工艺仅采用水与磨料颗粒这两种介质,通过混合、能量传递并最终通过喷头向外高速喷射后,直接击打金属表面,实现对表面附着物的磨削、冲刷,最终实现除鳞的工艺目标,满足当下冶金行业的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该方式设备投入较高,并且需要持续的消耗磨料。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板带磨削除鳞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除鳞系统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金属板带磨削除鳞系统,包括除鳞装置与板带输送装置,除鳞装置包括除鳞箱,除鳞箱内设有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除鳞箱上设有驱动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相向或者背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的相对侧上均设有凹槽;还包括金属纤维网体,金属纤维网体部分容纳于凹槽中,金属纤维网体内填充有磨料颗粒。
其中,凹槽的截面为弧形或者梯形。
其中,凹槽的宽度大于金属板带的宽度。
其中,金属纤维网体由直径为100~500μm的金属纤维丝缠绕制成。
其中,磨料颗粒为钢制磨料、天然矿物磨料、刚玉磨料、碳化物磨料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其中,磨料的外形具有尖锐边角形状。
其中,磨料的粒径为100~600μm。
其中,除鳞装置的下游设置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清洗箱内设有对应金属板带表面设置的喷头,喷头连接有供水系统或供气系统。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除鳞装置的下游设置有用于金属板带表面检测的表面检测装置,表面检测装置、驱动机构以及板带输送装置均电连接于控制器。
一种金属板带表面鳞皮清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输送装置,将金属板带输送至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之间,通过控制器控制上、下挤压板夹紧;
S2.输送装置继续向前输送金属板带,实现金属板带的持续除鳞;
S3.表面检测装置检测除鳞后的金属板带表面,并且形成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判断除鳞质量;
S4.若除鳞质量低于标准,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来实现上挤压板与下挤压板的进一步相向移动、或/和控制输送装置降低输送速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钢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钢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3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田表层土壤微塑料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钢带的高效除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