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400.7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于然;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天七零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0 | 分类号: | G06F8/60;G06F9/50;G06F11/3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语言 远程 调用 rfc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所述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客户机为远程数据服务或者业务服务调用方,通过框架的API逻辑模块实现服务调用,S2:服务器提供集中的数据服务或者是业务服务,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S3:配置中心包含整个框架的客户机,根据配置情况对有变化的列表发送通知。本发明通过将负载均衡、超时重发、网络通信等负载功能封装到框架层面,对框架使用方充分透明,使得框架使用方通过简单配置即可实现分布式应用中的远程调用,并且该应用该框架的项目也都陆续正式上线应用,解决了实际业务中抚程调田的很名问颗.满足实际业务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业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需要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的信息化系统去支撑,互联网业务有几大特点,第一、用户群非常大,年初,全球网民数量就已经突破了20亿,大用户量的访问对系统的压力有很高的要求,第二、互联网业务的变化极快,对于支撑业务发展的信息化系统而言需要能快速响应这种业务变化,第三、互联网业务的复杂度高,部分业务逻辑非常复杂,用户完成一次业务操作会涉及很多个内部业务逻辑,并且功能调用有很多的交叉;
为了支持互联网业务的复杂性和快速变化,从技术架构角度出发需要考虑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通过服务之间定义合理的接口和协议将逻辑关联起来,最终来支持复杂逻辑的拆分、支持服务的重用和服务的扩展。同时物理部署上因为单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总会有瓶颈,并且会成为物理上的单点,在基于面向服务系统框架基础上,将处理不同逻辑的应用服务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通过横向扩展缓解单机压力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业务复杂度越来越高,业务量越来越大,单靠java远程调用时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所述跨语言远程调用(RFC)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机为远程数据服务或者业务服务调用方,通过框架的API逻辑模块实现服务调用;
S2:服务器提供集中的数据服务或者是业务服务,接受客户机的报文请求,并作相应的业务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S3:配置中心包含整个框架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列表维护管理,保存所有的服务器列表、客户机列表,并通过定时心跳检测服务器、客户机情况,根据配置情况对有变化的列表发送通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API逻辑模块包括业务调用模块、初始化模块、报文协议处理模块、缓存模块、通讯模块以及watcher模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讯模块负责初始化通信部分,服务端通讯模块主要启动端口、监听端口、接受数据,客户端通讯模块主要建立连接、发送数据,采用Netty通讯框架,报文协议处理模块:按照通讯协议解析报文,按照业务要求进行不同序列化、反序列化,压缩、解压缩操作,缓存模块为客户端缓存模块保存客户端自身信息、服务端信息,服务端缓存模块保存服务端信息,主要用于负载处理模块进行负载时候使用以及异常情况重新初始化,Watcher模块根据注册的监控事件而定,主要监控服务端结点变化以及客户端结点变换,初始化模块为系统启动或者异常情况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化时候的操作,需要初始化缓存、通讯、注册服务端/客户端信息等操作,业务调用模块负责主要的业务逻辑调用,在初始化完毕之后,应用系统处理实际业务时调用客户端API以及服务端API接收到通讯报文之后调用服务端应用及返回处理结果的逻辑,对于客户端考虑采用动态代理机制进行解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天七零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航天七零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