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2046.8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巩志强;韩悦;郭俊山;商攀峰;郑威;丁俊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33;F23G5/04;F23G5/30;F23G5/46;F23G7/00;F23J1/00;F23J11/00;F23J15/02;C04B18/08;C04B18/10;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含油 污泥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及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该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将含油污泥干化脱水后进行破碎,得到干化含油污泥,然后与脱硫脱氮添加剂混合,得到混合料;b.将所述混合料置入循环流化床焚烧炉进行焚烧,得到灰渣;c.将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入预热回收锅炉回收热量,然后进行除尘,得到脱除了氮和硫的清洁烟气。本发明可有效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降低含油污泥焚烧处理后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以实现含油污泥清洁、高效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原油及其他有机物的泥、沙、水的混合物,简称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油率一般为10%~50%,含水率为40%~90%,组成成分复杂多变,体积庞大,其中除Fe、Cu、Hg、和Zn等重金属外,还含有苯系物、酚类等物质,会散发恶臭气味。现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矿物油(HW08类)。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有:原油开采、油气集输、原油炼化、化工厂污水处理等生产过程。目前油泥砂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固化、超临界水氧化、生物处理(生物地耕、生物浮选)、溶剂萃取、调质-机械分离技术、热解、调剖技术、超声波处理技术、化学清洗技术、冷冻/融化、微波辐射等。在这些方法中,焚烧法具有处理速度快、减容减量化程度高、无害化最彻底和余热可回收的显著优势。
但是近年来,中国每年进口和消费大量的高(中)含硫原油,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亚洲最大的高硫原油消费国。伴随含硫原油产生的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硫,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含氮、含硫烟气,直接排放会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通入脱硫脱硝后处理系统也会显著给后处理系统带来巨大负荷,增加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及系统,可有效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降低含油污泥焚烧处理后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以实现含油污泥清洁、高效燃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该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将含油污泥干化脱水后进行破碎,得到干化含油污泥,然后与脱硫脱氮添加剂混合,得到混合料;
b.将所述混合料置入循环流化床焚烧炉进行焚烧;
c.将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入预热回收锅炉回收热量,然后进行除尘,得到脱除了氮和硫的清洁烟气;将焚烧产生的灰渣和除尘得到的灰尘收集得到建筑材料的加工用料。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干化脱水的温度为800℃,时间为2h。
可选的,所述干化含油污泥的含水率小于或等于10%,含油率小于或等于30%。
可选的,所述干化含油污泥为颗粒状,且粒度小于或等于10mm。
可选的,所述脱硫脱氮添加剂为颗粒状,且粒度小于或等于10mm。
可选的,所述脱硫脱氮添加剂为钙基添加剂,所述干化含油污泥和所述钙基添加剂的钙硫摩尔比为1:1.2。
可选的,所述干化含油污泥和所述脱硫脱氮添加剂通过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100r/min。
可选的,所述步骤b的焚烧温度950℃,空气过量系数1.2,流化风速4-6m/s。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系统,可采用所述的用于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该系统包括:
预处理单元、焚烧单元和净化回收单元;预处理单元、焚烧单元和净化回收单元依次连通,且预处理单元与净化回收单元相连通;
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干化脱水处理,并对破碎的干化含油污泥和破碎的脱硫脱氮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开关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管道有源降噪的次级源近场误差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