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2026.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阔;崔臻;耿强;孔维强;陶广华;朱福雄;杜克虎;王远东;沈玉平;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F26B5/16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桂舒宁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小曹娥镇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 低温 预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涉及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连接有盖板和底板,所述盖板、侧板和底板内均设置有管道口,所述盖板、侧板和底板组装后内部形成储存槽用于放置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第二T形槽,所述第二T形槽内安装有海绵,所述海绵上连接有调节部件。本发明利用密封板带动处理板向电池包的一边撑开和收缩,使其处理板拉动海绵并挤压海绵,海绵吸收附着在电池包表面水滴后,海绵受到挤压会将原本吸收的水滴挤压出来,保证海绵的干燥可以持续吸收水滴,保证吸收水滴完全,使得该装置预热升温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对于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动力电池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由静止状态瞬间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启动前后瞬间温差大,将对动力电池本身造成极大的冲击,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在预热升温时需要使用多余的热量进行蒸发水分,预热效率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在预热升温时需要使用多余的热量进行蒸发水分,预热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低温预热系统,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连接有盖板和底板,所述盖板、侧板和底板内均设置有管道口,所述盖板、侧板和底板组装后内部形成储存槽用于放置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上设置有第二T形槽,所述第二T形槽内滑动有海绵,所述海绵上连接有调节部件,通过所述调节部件拉动海绵在第二T形槽内滑动用于吸收冷热交替时电池包外壁附着的水滴。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处理板,所述处理板滑动在侧板的内壁,所述处理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道口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处理板通过钢索连接,通过所述管道口内水流压力顶开第一单向阀进行水流循环,利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旋转摆动拉动处理板上下移动带动海绵吸收冷热交替时电池包外壁附着的水滴。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处理板,所述处理板滑动在侧板的内壁,所述处理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道口内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处理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当所述管道口内水流压力顶开泄压阀进行水流循环,通过泄压阀的轴向运动拉动处理板上下移动带动海绵吸收冷热交替时电池包外壁附着的水滴。
优选的,所述电池包的两端将设置有第一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一T形槽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处理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滑板通过第一伸缩柱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通过第二短轴转动连接有椭圆轮,所述椭圆轮的一侧抵触在限位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处理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部与底板相固定,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点重合,通过所述处理板的上下运动使得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错位并密封处理板与海绵之间的空间,所述海绵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内设置锥形孔,所述海绵与锥形孔相连通,所述处理板的内部设置有孔道,所述孔道贯穿处理板延伸至橡胶块的内部与锥形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处理板内安装有第二伸缩柱,所述处理板与海绵通过第二伸缩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处理板与底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2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引导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数据模型驱动多种软件系统界面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