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1079.0 | 申请日: | 202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友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友好 |
主分类号: | B60R1/10 | 分类号: | B60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潜望镜 原理 汽车 盲区 观察 设备 以及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包括第一潜望筒和第二潜望筒:所述第一潜望筒的出光口外壁设置有卡环,所述第二潜望筒的进光口外壁设有与卡环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潜望筒和第二潜望筒的拐角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所述第二潜望筒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在驾驶室顶部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一驱动第二潜望筒沿其轴向旋转的旋转组件,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一反射组件。本发明中,该汽车盲区观察设备既能够对车辆上方不同高度的盲区空间进行自由的调节,也能够对车头和货箱的上方进行自由的转向观察操作,避免车辆在行驶到低矮路面时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现象,提高了汽车的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汽车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结构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指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的,不同车型遇到的盲区大小不同,对于大型货车而言,尤其其自身高度较高,导致车头和货箱上方也会存在较大的盲区,给货车的行驶带来的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对低矮障碍物高度的判断方式一般采用肉眼观察限高指示牌的方式,当没有限高指示牌时,需要借助肉眼观察,而肉眼观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驾驶员无法准确的判断车辆能够安全通过前方低矮的障碍物,进而不利于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可升降、转向的盲区观察设备,帮助驾驶员准确观察车辆能够安全通过低矮障碍物,避免车辆行驶盲区的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包括第一潜望筒和第二潜望筒:
所述第一潜望筒的出光口外壁设置有卡环;
所述第二潜望筒的进光口外壁设有与卡环相适配的卡槽;
所述第一潜望筒和第二潜望筒的拐角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镜和第二平面镜;
所述第二潜望筒的外壁设置有一驱动第一潜望筒升降的动力设备;
所述第二潜望筒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在驾驶室顶部的安装环;
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一驱动第二潜望筒沿其轴向旋转的旋转组件;
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一反射组件,且反射组件由旋转组件驱动,并垂直于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伸缩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动力设备为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卡环上的卡块连接,并驱动卡块沿第二潜望筒上开设的滑孔内壁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安装环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联接有齿轮,且齿轮与套设在第二潜望筒上的齿环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安装环上的固定架,固定架的竖直端设置有固定镜,固定架的水平端设置有移动镜,且移动镜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镜的外壁设置有滚珠,所述固定架的内壁设有滚槽;
通过滚珠与滚槽的嵌入式滚动,将移动镜与固定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齿条的整体长度与齿环的一半长度大小相等。
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汽车盲区观察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友好,未经刘友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基基础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阀安装用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