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高压加热器自动暖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8685.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7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波;谭祥帅;李昭;宋晓辉;赵如宇;刘世雄;王涛;陈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模型 高压 加热器 自动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高压加热器自动暖管系统及方法,包括高加进汽电动阀开度模块,高加进汽电动阀开度模块与减法模块连接,减法模块与函数模块连接,减法模块与比较模块相连,函数模块与脉冲模块连接,比较模块与脉冲模块连接,高加进汽温度专家函数曲线模块与减法模块的连接,高加进汽温度模块与减法模块连接,减法模块与函数模块连接,减法模块与比较模块相连,函数模块与脉冲模块连接,比较模块输出与脉冲模块连接,基于时间开环控制指令模块、脉冲模块同时与或块连接,或模块及自动控制高加暖管模块同时与与模块连接,与模块与控制输出模块连接。本发明实现由手动方式无扰切换至自动方式,达到灵活控制高加系统自动投运过程运行方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高压加热器自动暖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朗肯循环发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回热加热是目前提升汽轮机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在刚开始投运高压加热器过程中,暖管不充分导致的高加振动、液位控制不精确导致的加热效率低及运行人员手动控制高加频繁退出,严重影响高加快速、安全、稳定投运。
目前,大部分火电厂采用运行人员手动投入高加系统,由于运行人员的操作经验不同,直接影响高加系统安全投运及投运时间,机组能量未充分利用,影响机组启动经济效益。同时,在高加系统投运初期,由于高加暖管不当而导致的高加疏水管道振动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加系统的运行安全,另外如果没有控制高加给水进、出口温差上升速度,就会对高加内部产生较大的热冲击,从而引起整个高加系统的振动。系统剧烈振动会导致高压加热器水室管板上的U形管胀口因疲劳脱焊产生渗漏,加热器内部的U形管束与支架间产生动静摩擦,U形管管壁局部变薄,可能发生泄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高加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高压加热器自动暖管系统及方法,通过分析某电厂多次机组启动过程中,手动投入高压加热系统的过程数据,完成完善构建研究所需的数据模型,并且分别对高加抽汽电动阀门开度及高加进汽温度专家曲线进行拟合,在动态控制的基础上设置高加进汽温度温升率判断,当温升率过快时,闭锁高加抽汽电动阀修正指令保持当前状态,其中温升率过快的判断依据来自高加投入过程中的升温特性要求。结合专家线拟合过程中所得组合控制策略算法,最终得出实现高加系统自动投入控制策略。在机组启动过程中,运行人员可以通高加系统自动投入控制策略投切指令切换高加抽汽电动阀控制方式,实现由手动方式无扰切换至自动方式,以达到灵活控制高加系统自动投运过程运行方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数据模型高压加热器自动暖管系统,包括高加进汽电动阀指令专家函数曲线模块1、高加进汽电动阀开度模块2、高加进汽温度专家函数曲线模块3、高加进汽温度模块4和基于时间开环控制指令模块5;
所述高加进汽电动阀指令专家函数曲线模块1与减法模块7的被减数端连接,高加进汽电动阀开度模块2与减法模块7的减数端连接,减法模块7输出与函数模块9的输入端连接,减法模块7输出与比较模块10第一端相连,函数模块9与脉冲模块13的脉冲时间端连接,比较模块10输出与脉冲模块13连接,高加进汽温度专家函数曲线模块3与减法模块8的被减数端连接,高加进汽温度模块4与减法模块8的减数端连接,减法模块8输出与调整函数模块11的输入端连接,减法模块8输出与比较模块12第一端相连,调整函数模块11与脉冲模块14的脉冲时间端连接,比较模块12输出与脉冲模块14连接,基于时间开环控制指令模块5、脉冲模块13输出、脉冲模块14输出同时与或模块15连接,或模块15及自动控制高加暖管模块6输出同时与与模块16输入端连接,与模块16输出与控制输出模块17输入端连接。
所述调整函数模块9的对应关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调整函数模块9调整方向根据t时刻高加进汽电动阀指令专家线输出值模块1与t时刻高加进汽电动阀开度模块2偏差值调整,减法模块7输出偏差越大时,则调整函数模块9输出值越大,反之,减法模块7输出偏差越小,调整函数模块9输出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