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26382.1 申请日: 2021-05-14
公开(公告)号: CN113262645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发明(设计)人: 桑静婷;李佳和;翟敏杉;徐畅;刘新宇;张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B01D69/12 分类号: B01D69/12;B01D67/00;B01D69/02;B01J23/06;B01J35/10;C02F1/44;C02F1/30;C02F1/32;C02F101/30;C02F101/38
代理公司: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代理人: 孙建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清洁 复合 超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复合超滤膜,所述自清洁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复合量子点的制备;(2)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3)自清洁复合超滤膜制备;本发明利用GOQDs改性氧化锌,制得以纳米氧化锌为核,量子点为外壳的双功能复合粒子,使其具有光催化作用和良好的亲水性。最终使得PVDF膜的使用寿命被延长,能够高效率的处理含牛血清蛋白的废水,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水生生态环境,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与光催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清洁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门在物质分离和提纯上的新型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兼具分离、浓缩、纯化与精制等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主要的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之一。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膜分离系统的结构复杂和操作条件恶劣,膜污染是限制膜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污水中的蛋白质、色素、药物、多糖等有机大分子污染物易吸附在疏水性膜表面,形成滤饼层堵塞膜孔,造成膜的分离性能下降,操作能耗提升,费用增加。

针对膜表面易受污染这一问题,结合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在对膜进行亲水化改性的同时,对膜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是解决膜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已成为膜材料改性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抽滤-界面聚合法、溶胶凝胶法、共混法、表面矿化法等制备出了具有光催化自清洁效果的超滤膜。如CN106693730A将非金属多掺杂nTiO2与聚醚砜共混,之后采用传统的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然而在共混改性中,非金属多掺杂nTiO2被包裹在聚合物材料中,接受的有效光照不足,使得其光催化性能明显下降。并且通过干-湿法纺丝工艺负载的非金属多掺杂nTiO2与膜结合不牢固,光催化剂的流失会导致膜的抗污染性能下降,并产生二次污染。CN106807257A报道了金属掺杂g-C3N4与聚醚砜共混制得铸膜液,采用传统的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但是金属掺杂g-C3N4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昂。制备需要在高温、强碱等条件下长时间反应,难以工业化应用。CN102989329A将含银离子盐溶解于溶剂中,加入TiO2纳米颗粒使其分散,搅拌、超声一定时间后得到均相分散的铸膜液。之后将铸膜液流延相转化得到含有Ag/TiO2改性的偏氟乙烯超滤膜。该超滤膜虽然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抗菌效果,但是由于光催化剂TiO2对可见光区的吸收只有5%左右,只有紫外光催化性能。并且聚合物膜在紫外光的长期照射下会导致膜的老化,严重限制了Ag/TiO2改性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实际应用。CN108159888A则将制得的溶胶溶液与铸膜液混合,在无纺布上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得了基膜。之后再用改性溶液浸涂,在基膜表面发生交联反应,接枝上了TiO2层。但是该膜的降解只能在紫外波段进行。使用场景仍有限制。CN106582331A将制备得到的N-TiO2/GO颗粒通过抽滤法负载在超滤膜上,制备了在可见光波段具有光催化性能的超滤膜,但是由于颗粒与基膜之间缺少强有力的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中会存在颗粒流失的问题。且颗粒的制备过程复杂,不易工业化应用。

由上述可知,目前国内外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光催化自清洁超滤膜的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实现产业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改性氧化锌,制得以纳米氧化锌为核,石墨烯量子点为外壳的双功能复合粒子,使其具有光催化作用和良好的亲水性。最终使得聚偏氟乙烯膜的使用寿命被延长,能够高效率的处理含有机物的废水,有助于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并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清洁复合超滤膜,所述自清洁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