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0389.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9/00;A61K35/62;A61K33/26;A61K35/02;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194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脏病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所述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由原料为水蛭50‑100g、藏红花50g、川芎50‑100g、薤白30‑50g、丹参100‑300g、三七100‑300g、灯盏花100‑300g、天麻50‑100g、苏合香30‑100g、山楂100‑300g、柏子仁50‑100g、磁石30‑60g、生龙牡30‑90g等多种纯中药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心脏病的中药中的水蛭、苏合香、藏红花、灯盏花、丹参具有温通经脉、活血疏脉的功效,可以起到疏导散瘀,从而改善脑组织的供血(氧)的作用;川穹、三七、山楂具有使血管扩张的功效,从而可以提高进入心脏的血流量;天麻、薤白具有宁心、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稳住心神,减少心悸;柏子仁、磁石、生龙牡具有活血、行气解郁的功效,可以消除心脏病引起的胸闷心痛,解决了治疗心脏病疗效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因此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后天性心脏病是出生后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所致,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及血液病性心脏病等,其中,高血压是近年来的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心脏病在发作时常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且会有异常心音、心律失常、脉搏异常等。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负担。
目前市场上作为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多为西药,西药虽药效快,但却存在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具有毒性、药物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等缺点,因而不能够较好的治疗心脏病。中医作为治疗心脏病药物已有很多,但大多存在药性单一,无法整体调理身体,效果单一,疗效差、药物提纯、加工复杂等的问题,因而限制了中药在治疗心脏病上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治疗心脏病疗效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原料为水蛭50-100g、藏红花50g、川芎50-100g、薤白30-50g、丹参100-300g、三七100-300g、灯盏花100-300g、天麻50-100g、苏合香30-100g、山楂100-300g、柏子仁50-100g、磁石30-60g、生龙牡30-90g等多种纯中药组成。
优选地,所述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原料水蛭70-80g、藏红花50g、川芎60-90g、薤白40-45g、丹参180-240g、三七180-240g、灯盏花180-240g、天麻60-80g、苏合香50-80g、山楂180-240g、柏子仁60-80g、磁石40-45g、生龙牡40-70g组成。
优选地,所述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由水蛭70-100g、藏红花50g、川芎70-100g、薤白40-50g、丹参220-300g、三七220-300g、灯盏花220-300g、天麻70-100g、苏合香70-100g、山楂220-300g、柏子仁70-100g、磁石40-60g、生龙牡50-90g组成。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S01:将水蛭、藏红花、川穹、薤白、丹参、三七、灯盏花、天麻、苏合香、山楂、柏子仁、磁石和生龙牡去杂、洗净、烘干、备用;
S02:按照权利要求1-3种任一配比比例对原料进行称重;
S03:将S02称重后的任一一份进行研磨,得到中药粉。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臣,未经李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