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新型水收集槽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6900.1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合;郭少锋;王子修;张家秋;高亭;王敬峰;张国民;盛卫华;王飞;王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7 | 分类号: | B01D35/027;B01D36/02;B01D33/333;B01D33/48;B01D29/03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废水 再利用 功能 新型 收集 | ||
本发明涉及捞渣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新型水收集槽。本发明要解决的捞渣机链条磨损和水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新型水收集槽,本发明主要由捞渣机本体、链条、循环机构和水槽机构组成,通过注水三通管喷在两根链条上,能有效清理链条废渣,减少废渣与链条的摩擦,减少链条和转轴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通过过滤网时废渣流入捞渣机本体内部,水通过过滤网的过滤再次进入水箱中,完成对废水的收集和再次利用,避免废水直接落在地面从而污染地面,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省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渣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新型水收集槽。
背景技术
捞渣机是气化除渣装置实现渣水脱除的一套关键设备,它是通过嵌在两条链条上的多个刮板,经过不断地循环转动,把捞渣机的渣从捞渣机机舱带出,经过提升段的脱水,渣从捞渣机机头落入下面的渣车车厢内,通过渣车把渣拉走进行回收利用,链条经过机头链轮返回捞渣机机舱循环转动。
现有的捞渣机是连续不断地运行,在渣水的作用下,链条跟链轮的磨损比较严重;现有的捞渣机中渣水大多流向底面上,导致底面较脏,污染环境,同时水资源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新型水收集槽,通过设置水槽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废水污染地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废水再利用功能的新型水收集槽,包括捞渣机本体、链条、循环机构和水槽机构,所述捞渣机本体安装有两根链条,所述捞渣机本体上安装有循环机构和两个水槽机构,所述捞渣机本体的一侧壁靠近两根链条的底部均开设有方形孔。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水箱、连接管、注水三通管和水泵,所述捞渣机本体的外表面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捞渣机本体的顶部内嵌安装有注水三通管,所述注水三通管的底部两通分别位于两根链条的顶部,所述注水三通管顶部的一通贯穿捞渣机本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注水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水泵的输出端。
所述水槽机构包括挂钩块、水槽和过滤网,所述水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挂钩块,所述水槽的底部内嵌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水槽通过挂钩块挂在捞渣机本体一侧壁顶部。
为了便于固定水泵,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壁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
为了便于水泵抽取水箱的水,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水箱的一侧板延伸至水箱内部低端,所述水箱的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卡件,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卡件中。
为了使得水槽中的水经过过滤网后能进入水箱中,优选的,两个所述水槽分别位于对应的两根链条的底部,所述水箱位于两个方形孔的底部,两个所述过滤网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方形孔的正上方。
为了方便倒弃废水,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壁贯穿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套盖。
为了便于捞渣机本体排出废渣,优选的,所述捞渣机本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排料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循环机机构和水槽机构,通过注水三通管喷在两根链条上,能有效清理链条废渣,减少废渣与链条的摩擦,减少链条和转轴的磨损,增加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循环机机构和水槽机构,通过过滤网时废渣流入捞渣机本体内部,水通过过滤网的过滤再次进入水箱中,完成对废水的收集和再次利用,避免废水直接落在地面从而污染地面,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省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