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岩隧道TBM支护系统和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0034.5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满潮;郭志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5;E21D11/18;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6号3号楼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tbm 支护 系统 方法 | ||
1.软岩隧道TBM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网,所述锚网铺设在隧道壁面,用于防止碎石散落;
管片,所述管片拼接形成环形管道,所述锚网设置在所述环形管道与隧道壁面之间,所述管片中部设有通孔;
NPR锚固件,所述通孔中均设有所述NPR锚固件具有一定的负泊松比效应,所述NPR锚固件的一端锚固在隧道围岩上,另一端伸出通孔并套设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所述管片的拆除;
一部分所述NPR锚固件为NPR锚杆,另一部分为NPR锚索,NPR锚杆设置在所述环形管道的下部的通孔中,NPR锚索设置在所述环形管道的上部的通孔中;
二次砌衬,所述二次砌衬施作于所述管片拆除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隧道TBM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PR锚杆由NPR冷轧钢材在锻造过程中加入NPR微小单元,形成弥散颗粒,进行加工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隧道TBM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为钢管片,所述钢管片为NPR钢管片,所述NPR钢管片由NPR冷轧钢材在锻造过程中加入NPR微小单元,形成弥散颗粒,进行加工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隧道TBM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网为钢筋网,由微观NPR钢绞线编织而成,所述微观NPR钢绞线由NPR冷轧带肋钢筋在锻造过程中加入NPR微小单元,形成弥散颗粒,进行加工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岩隧道TBM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NPR钢绞线编织方式为方形编织。
6.软岩隧道TBM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掌子面掘进后在隧道壁面铺设钢筋网;
第二步,在钢筋网上将管片拼装成环形管道;
第三步,在管片的通孔中安装NPR锚固件,NPR锚固件的托盘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所述管片的拆除;
第四步,待围岩稳定后拆除管片,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岩隧道TBM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步,位于环形管道下部的管片,通孔中安装NPR锚固件品类中的NPR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00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