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新菌种及其基于药渣菌包的栽培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9301.7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9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雅琳;李志虹;刘一帆;曲明霞;刘雨欣;丁晓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H15/00;A01G18/00;A01G18/2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高维波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菌种 及其 基于 药渣 栽培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新菌种、基于该灵芝菌种在药渣菌包上的栽培应用。所述灵芝新菌种为灵芝菌株LCM00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灵芝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新菌种、基于废弃药渣的灵芝栽培基质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是一种隶属于灵芝属(
我国记载的灵芝菌种有百余种,但当前灵芝种植领域各种广泛应用的灵芝菌种质量良莠不齐,如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性状及孢子粉产量等不甚理想,且灵芝品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药渣是中药材加工与炮制、中成药生产以及其他中药相关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近几年,随着我国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渣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中药渣年排放量已达3500万吨,堆放、填埋及焚烧等方式处理中药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中药渣中含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是培养灵芝的理想栽培基质。
发明内容
本为解决灵芝种植领域优良菌种匮乏以及中药渣堆积过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新菌种及其在药渣菌包中应用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新菌种。所述灵芝新菌种为灵芝菌株LCM006(
保藏信息:保藏中心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21.4.12。
该灵芝菌种通过冠县灵芝组织分离、扩繁纯化和栽培驯化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1)菌种活化与扩繁:
将包含LCM006在内的九种灵芝菌种接种至PDA培养基,进行活化扩繁;
2)一级种筛选:
将活化扩繁后生长状况相似、均匀等大的九种灵芝菌丝接种至含药渣浸提液的PDA培养基,记录对比菌丝形态、色泽、密度、边缘整齐程度和日生长速率;
3)液体培养基菌种长势对比:
在25℃、150 r/min恒温避光摇床相同培养条件下,记录对比九种灵芝菌株菌丝球形态特征、菌丝体干重等;
4)子实体形态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采用直径10cm、长30cm的高密度聚乙烯菌袋对一、二级培养胜出的2种长势较好的灵芝菌种进行三级栽培管理,比较其子实体形态和生物学效率,最终得到灵芝菌种LCM006。
优选方案,一种灵芝新菌种的栽培基质,所述栽培基质是以废弃药渣为主料的灵芝菌包,其成分重量配比为药渣40%-80%、棉籽壳颗粒10%-30%、麸皮10%-30%、石膏粉1%-1.5%,料水比约为1: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巡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配置环境语音识别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