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超精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8001.7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熠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4;B02C17/18;B02C17/16;B02C17/24;B02C23/34;B02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宁宁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研磨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超精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桶、多个研磨组件以及振荡器。研磨桶具有研磨腔。多个研磨组件设置在研磨腔内,研磨组件能够绕研磨组件的轴线相对于研磨腔旋转。振荡器用于向研磨腔内提供振动波。研磨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多个分散盘。本申请提供的高效超精研磨装置,将磨料及药品投入研磨腔内,开启高效超精研磨装置,振荡器工作向研磨腔内提供振动波,振动波对磨料及药品赋能使磨料及药品运动起来,同时通过高速旋转的分散盘与磨料的配合对药品进行研磨;振荡器能够增加药品与磨料及分散盘的碰撞与摩擦,增加药品所受到的剪切力,同时振荡器、磨料与分散盘的多重作用下,使药品研磨的更充分,从而使药品更容易被微细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研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高效超精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医药在制药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原材料药材进行研磨,一般采用研磨件的互挤压进行磨粉,该种研磨方法对于低硬度高韧性的药品(如干燥的草药)研磨效率较低,难以将药品的颗粒研磨至5微米以下,研磨至5~10微米也需要反复多次研磨,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该种研磨方法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而且研磨用时较长,严重影响药品的性能;另外,如果生物医药的细度达不到要求,会导致制备所需的药品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充分对药品进行研磨的高效超精研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之一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超精研磨装置,包括:研磨桶,所述研磨桶具有研磨腔;多个研磨组件,多个所述研磨组件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内,所述研磨组件能够绕所述研磨组件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研磨腔旋转;以及振荡器,所述振荡器设置在所述研磨腔的腔壁上,并平行于所述研磨组件的轴线,用于向所述研磨腔内提供振动波;其中,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内,所述转轴能够绕所述转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研磨腔旋转;以及多个分散盘,多个所述分散盘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研磨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具有所述研磨腔;以及两个移动装置,两个所述移动装置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研磨腔的腔壁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研磨组件相对于所述桶体绕旋转线做圆周运动;所述桶体包括固定桶及转动桶,所述转动桶设置在所述固定桶内,且所述转动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桶转动,所述振荡器设置在所述转动桶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研磨组件之间的所述分散盘交替设置,且相邻所述研磨组件的运动轨迹部分相交。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研磨组件绕所述旋转线的旋转方向相同;相邻所述研磨组件绕所述旋转线运动速度不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高效超精研磨装置还包括:速度调节装置,所述速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研磨组件、所述移动装置以及所述转动桶连接,每隔预设时间所述速度调节装置逐渐降低所述研磨组件、所述移动装置以及所述转动桶的转速。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高效超精研磨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包括:轴体;多个固定套,多个所述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套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轴体移动,多个所述分散盘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固定套上;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套相对于所述轴体转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调节相邻所述固定套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不同所述转轴上的所述驱动装置调节所述固定套的距离不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高效超精研磨装置还包括:鼓风装置,所述鼓风装置与所述研磨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研磨腔内送风;以及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鼓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每隔单位时间控制所述鼓风装置向所述研磨腔内送风设定时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腔内均布有多个所述振荡器,且多个所述振荡器的振动频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熠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熠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软体泥浆伞
- 下一篇:远程在线学习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