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挡雨防撞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7809.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吕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燕文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雨防撞 充电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挡雨防撞充电桩,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配电箱和充电桩,配电箱上设有操作台和第一遮雨罩,充电桩上设有充电插头和第二遮雨罩;底座上设有泊车区域、防护区域和限位阶,泊车区域与防护区域通过限位阶划分,泊车区域包括底板,车辆停于泊车区域使得底板下移,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遮雨罩和第二遮雨罩打开,从而显露操作台和充电插头。本申请可强化充电桩不使用时的防雨功能,使车辆泊车完毕后自动打开充电桩的遮雨罩,从而使得车主可便捷的使用充电桩,且当车辆倒车时与充电桩设备的位置过近时,可及时使充电桩设备倾倒,避免车辆撞上充电桩设备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挡雨防撞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市政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交通工具,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占有了广阔的市场,且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其需求也是日益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目前的充电桩仍存在许多缺陷:
1、现有的充电桩大多是在户外使用,分布在城市的各地,在不使用时雨雪天气下充电桩容易损坏,尤其是充电桩的充电插头,裸露在外面,常规露天的充电桩的防雨措施为在充电桩柜体顶部安装一个顶棚用于防雨,但是顶棚的防雨效果并不理想,防水效果差,且顶棚的造价高,占用面积大,不适用于许多停车场地,如露天停车场等;
2、充电桩设备大多装于停车位的后方,便于划分停车位以及便于车主停车操作,但是由于车主的停车失误可能会导致车辆撞上充电桩设备,从而造成充电桩设备的损坏,不仅造成了车主的损失,同时也会使得充电桩设备设备的损耗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雨防撞充电桩,可强化充电桩不使用时的防雨功能,使车辆泊车完毕后自动打开充电桩的遮雨罩,从而使得车主可便捷的使用充电桩,且当车辆倒车时与充电桩设备的位置过近时,可及时使充电桩设备倾倒,避免车辆撞上充电桩设备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挡雨防撞充电桩,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配电箱和充电桩,所述配电箱上设有操作台和第一遮雨罩,所述充电桩上设有充电插头和第二遮雨罩;
所述底座上设有泊车区域、防护区域和限位阶,所述泊车区域与所述防护区域通过所述限位阶划分,所述底座下侧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泊车区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高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底板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转动,所述底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遮雨罩和所述第二遮雨罩连接,车辆停于所述泊车区域使得所述底板下移,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遮雨罩和所述第二遮雨罩打开,从而显露所述操作台和所述充电插头;
所述防护区域包括触发板,所述触发板高于所述底座,且所述触发板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触发板与所述配电箱联动,所述配电箱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车辆越过所述限位阶并停于所述触发板上时,所述触发板下移带动所述配电箱往远离车辆的方向转动,直至所述配电箱低于车辆的底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配电箱上的操作台可供车主操纵充电桩,用于使用或缴费,且充电桩与配电箱分开设置,充电桩可设于便于车辆充电口充电的位置,提升了车辆充电的便捷性;底座上划分有泊车区域和防护区域,且泊车区域和防护区域隔有限位阶,以防止车辆后退撞至配电箱,提升了配电箱的安全性能;车辆在进入泊车区域后,带动底板下移的同时使得第一遮雨罩和第二遮雨罩自动打开,无需车主操作,待车主下车以后可便捷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车主使用的便捷性,为车主使用充电桩提供了便利;若车辆越过限位阶后压在触发板上,则配电箱会自动倾倒,以避免车辆与配电箱的相撞,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箱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燕文,未经吕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