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平板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620.4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5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蔡寿金;李成;王迎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78 | 分类号: | H04N5/378;H04N5/3745;H04N5/359;H04N5/3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像素 传感器 电路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平板 探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平板探测器,该电路包括复位模块、放大模块、读取模块、漏电抑制模块和数据电压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对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复位;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复位后,对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复位模块的漏电流进行抑制;所述数据电压模块用于在所述漏电抑制模块导通状态下,向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输入数据电压;所述读取模块用于在导通状态下,将所述数据电压发送给所述目标对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放大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量的均匀性,提高了APS电路的图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平板探测器。
背景技术
有源像素传感器(Active Pixel Sensor,APS)电路,因其放大信号之效果,能大幅度提升灵敏度,满足高帧频下信号量不足的问题点,已经被视为各种产品的必要像素结构之一。
通常情况下,APS电路包括复位模块、放大模块、读取模块和数据电压模块,复位模块对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复位后,复位模块由导通变为截止,复位模块的控制端电位发生变化,由于寄生电容的存在,会引起复位模块的第一端或复位模块的第二端的电位发生变化,使得复位模块的第一端或复位模块的第二端形成电位差,形成漏电路径,放大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会从漏电路径漏电,造成放大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量不均匀,从而影响APS电路的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平板探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大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变化量不均匀,从而影响APS电路的图像质量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包括复位模块、放大模块、读取模块、漏电抑制模块和数据电压模块;
所述复位模块的控制端用于与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复位模块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放大模块的第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一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复位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数据电压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所述放大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读取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读取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目标对象电连接;所述读取模块的控制端用于与信号读取端电连接;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与控制信号端电连接;所述数据电压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对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复位;
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进行复位后,对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复位模块的漏电流进行抑制;
所述数据电压模块用于在所述漏电抑制模块导通状态下,向所述放大模块的控制端输入数据电压;
所述读取模块用于在导通状态下,将所述数据电压发送给所述目标对象。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中,所述控制信号端包括所述第一电源模块;
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漏电抑制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控制下处于常开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中,所述控制信号端包括第三电源模块;
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与所述第三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漏电抑制模块在所述第三电源模块的控制下处于常开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有源像素传感器电路中,所述控制信号端包括所述信号读取端;
所述漏电抑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与所述信号读取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